第257章 爱丁堡的五日(4 / 4)

加入书签

第四天,两人去了圣吉尔斯大教堂。这座哥特式建筑的尖顶高达60米,正面的玫瑰窗像朵巨大的花,彩色的玻璃拼接出宗教故事,阳光透过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光斑。

走进教堂内部,最引人注目的是“苏格兰宗教改革纪念碑”,上面刻着约翰·诺克斯的雕像——这位宗教改革领袖曾在这座教堂宣讲,改变了苏格兰的宗教格局。“16世纪时,圣吉尔斯大教堂是苏格兰宗教改革的核心,”讲解员说,“当时的新教徒在这里废除了天主教的仪式,建立了新教教会。”

教堂的“蓟花礼拜堂”是苏格兰骑士团的所在地,内部的装饰充满苏格兰元素:天花板上的蓟花图案、座椅上的格子花纹、墙壁上的骑士徽章。“蓟花是苏格兰的国花,象征着勇敢与坚韧,”讲解员说,“每年骑士团都会在这里举办仪式,纪念苏格兰的英雄。”

下午,两人去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这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与中世纪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内部的展品涵盖了苏格兰的自然、历史、文化。他们在“恐龙展厅”看到了苏格兰发现的恐龙化石,在“工业革命展厅”看到了18世纪的蒸汽机,在“文化展厅”看到了传统的苏格兰风笛与格子裙。

“这是苏格兰最早的风笛,”讲解员指着一件古朴的乐器,“14世纪时,苏格兰士兵在战场上用风笛鼓舞士气,后来渐渐变成了民间乐器。”

米歇尔拿起一件迷你风笛模型,笑着说:“要是能学吹风笛就好了,听起来很有意思。”

讲解员笑着回应:“我们每周都有风笛体验课,下次来可以报名,很多游客都学得很认真。”

第五天是在皇家一英里度过的。这条连接爱丁堡城堡与荷里路德宫的中世纪老街,布满了商店、酒吧和历史建筑。两人在一家古董店淘到了一枚19世纪的苏格兰银币,上面刻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在一家酒吧喝了杯当地的啤酒,泡沫细腻,带着淡淡的麦芽香;在一家书店买了本《苏格兰历史》,封面是爱丁堡城堡的剪影。

“要不要去荷里路德宫看看?”唐·本杰明指着远处的宫殿,“那是苏格兰王室的官方居所,现在女王偶尔还会来住。”

米歇尔摇摇头:“不了,时间不够了,而且我们已经看了很多历史建筑,有点审美疲劳了。”

傍晚时分,两人坐在皇家一英里的一家咖啡馆里,看着行人来来往往。米歇尔喝着热可可,忽然想起什么,有些遗憾地说:“要是我们8月来就好了,能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军乐节,听说很热闹。”

唐·本杰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没关系,我们明年8月再来,到时候不仅要看艺术节,还要去艾雷岛看威士忌蒸馏,去高地看羊群,把苏格兰玩个遍。”

米歇尔眼睛亮了起来,点头说:“好啊,明年我们一定要来,还要带上次调配的威士忌,在艺术节上喝。”

离开爱丁堡的那天,清晨又下起了小雨。车子驶离市区时,米歇尔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爱丁堡城堡,心里满是不舍:“这里真的太美好了,有历史,有风景,有好吃的,还有好喝的威士忌。”

“以后我们可以常来,”唐·本杰明握住她的手,“我肯定会投资一家足球俱乐部的,到时候我们就在爱丁堡买套房子,夏天来避暑,冬天来喝威士忌。”

车子沿着公路前行,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苏格兰的田野上,绿色的草地泛着光,白色的羊群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地上。米歇尔靠在唐·本杰明的肩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期待着明年的重逢——在爱丁堡的8月,在艺术节的喧嚣里,在军乐节的灯光下,再续这段属于苏格兰的美好时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