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一)(3 / 6)
皆皱起眉头,各自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
徐知诰躬身道:“父亲,叔父,这位便是日间通过乞儿递送消息的义士,孩儿寻至他后,义士便主动称尚有关乎生死的情报需当面呈报父亲与叔父。”
那老丐抬起头,脸上污秽不堪,唯有一双眼睛尚还清明,而后也不说话,只是对着徐温和张颢欠了欠身,姿态中竟带着些许不凡的气度。
徐温目光微凝,并未因对方形貌而有丝毫轻视,只是放缓了语调:“原来日间警讯是阁下所传。此事关系重大,阁下冒险示警,免我等于不测,徐某在此先行谢过。”
张颢按捺不住,粗声补充道:“不错,你报信有功,某家必有重赏!有什么话,现在可以直说了吧休要再藏头露尾!”
那老丐发出几声干笑:“徐相客气,张司徒快人快语。谢字不敢当,不过是各取所需,险中求存罢了。”
他言语略顿,目光在徐温脸上停留一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只是不知,徐相可曾想过,二位虽已得到警讯,如今也看似稳坐钓鱼台,实则已身在悬崖之缘”
徐温面色不变,只淡淡道:“哦愿闻其详。”
老丐缓缓道:“李星云身据江南,所恃者,无非李唐正统之名分,与长江天堑之险要。然如今北朝立国,气势如虹,天堑之险,尚能倚仗几时名分之重,又岂能抵得过铁甲雄师聪明如他,岂会不做他想”
他观察着徐温二人的神色,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
“送走皇后,当真只为祈福其人师妹,恰在此时南下,又仅是兄妹情深徐相、司徒皆是历经风雨之人,这等巧合之下,莫非真看不出这是一出中原那位的里应外合之局恐怕皇后一行此刻欲往之处,不止是为了脱身,而是北朝接应之人所在吧。届时,李星云向汴京献娇妻、爱妹,兼有腹中子为质,又有汴京那位许诺,反过来内外夹击,清除权臣,向汴京献上江南为立足之阶,岂不顺理成章”
他话音落下,书房内一片死寂,唯有窗外雨声不绝。
徐温瞳孔微缩,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用指节轻轻叩击着桌面。
“荒谬之言,有何凭据”
而张颢亦是须发皆张,怒喝道:“他敢!”
“他为何不敢”
老丐先是幽幽反问,复而又道:“至于凭据二位可知,李某身负血海深仇,又是如何从北地铁壁合围、高手尽出的绝境之中,九死一生,才挣扎到江南之地的若非亲历其局,亲见其威,亲身体会那位的碾压之势,又岂会看得如此分明”
徐温心中巨震,他猛地站起身,与张颢对视一眼,进而死死盯住对方:“阁下……究竟是谁”
老丐洒然一笑,缓缓挺直了些佝偻的腰背,尽管形容依旧狼狈,却陡然透出一股久居人上,执掌他人生死的阴鸷气度。
“败军之将,亡国之人,苟延残喘……河东,李嗣源。”
满室皆寂,房中言语已不可闻,唯见烛火摇晃,映照着徐温迅速阴沉如水的脸,以及张颢因极度震惊、愤怒而扭曲的面孔。
——————
扬州皇宫,寝殿。
张子凡轻声步入,对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雨的李星云低声道:“李兄,道观那边传来暗号,人已顺利接出,离开琼观了。”
李星云的肩膀微微松弛了一些,轻轻吁出一口气:“好。如此,你我便少了一分后顾之忧了。”
他转过身,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只是郑重其事再道:“明日的诏书,都发出去了”
“已送至各衙署。明日辰时,召集群臣于偏殿,议定亲征江淮事宜。”张子凡点头,语气同样慎重,“徐温、张颢那边,尚未有异动,负责警示的不良人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