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七)(2 / 6)
“朕之《告江南臣民书》,早已明示天下,限期归顺。期限既过,仍执迷不悟、负隅顽抗者,皆需承担其应有之后果。今汝吴越虽愿幡然来降,朕念及钱氏多年经营,于地方确有保全之功,可特旨恩准,保全尔宗庙祭祀,血脉亲族性命无虞。不过,王爵封号、节度权柄,需尽数削夺,归于朝廷;一应田庄、宅邸、库藏等产业,亦需悉数上缴国库,以充国用。”
钱元瓘听到这里,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意外之色,反而像是早已预料到此番结果般,只是当即撩袍跪倒在地,以头触地,行了一个大礼:
“罪臣代钱氏满门,叩谢陛下天恩!陛下宽仁,保全宗族,已是莫大恩典。钱氏不敢再有奢求,所有爵禄权位、田产家业,自当谨遵圣意,悉数献于朝廷,绝无半分迟疑!”
萧砚见其态度恭顺果决,满意颔首之余,语气也随之更缓和了一些:
“嗯。汝父子能作此想,甚好。须知,旧日权位虽失,然前途并非断绝。钱氏若能把握时机,在此番平定江南、稳定地方之中,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与能力,真心实意助朕安抚百姓,肃清残敌,便是新功之始。日后纵然暂为白身,亦可凭所立下的实实在在政绩,堂堂正正报效朝廷,重光门楣。汝父子此番抉择之心意,朕,已知之。”
说罢,他示意了一下。一旁侍立的温涛上前,将钱元瓘献上的那份降表和图册恭敬呈于案上。
萧砚伸手展开图册,逐一扫过其上标注的各州府兵力部署、粮仓位置、要塞关隘。偌大的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余下纸张翻动时发出的细微沙沙声响。
良久,他合上图册,手指在封面轻轻敲击了几下,沉吟片刻,复又看向因长时间保持恭敬姿态而忐忑不安的钱元瓘:
“吴越举地归附,则江南门户洞开,于王师自是大利。然,兵者,国之大事,虚虚实实,朕需见到吴越王拿出足够的诚意。即刻起,钱氏不仅需全力配合王师行动,开放沿海主要口岸,秘密助我水师熟悉江海航道、水文地情,亦需提供伪朝沿海布防、舰船调动之详尽情报,并尽力拦截意欲出海遁逃之国贼。待朕之王师饮马钱塘,兵临杭州之日,便是钱氏功成受赏之时。此事,可能做到”
钱元瓘闻言,心中那块悬了许久的大石顿时落地,大喜过望后,他再次跪倒谢恩,声音中竟然已带了几分哽咽:
“陛下明察万里!罪臣出发之前,家父已密令各州心腹将领,严加整备,只待陛下号令!钱氏上下,必竭尽驽钝,为陛下前驱,绝无半分迟疑二心!”
“好。”萧砚颔首,“你一路奔波,辛苦了,先下去好生歇息。具体如何配合行事,朕会遣专人与你细商章程。”
钱元瓘千恩万谢,这才被温涛引着,躬身退出了侧殿。
萧砚踱回案前,看着那幅巨大的舆图,江南之地,已是烽烟四起,而钱氏归附,不仅证实了江南内部统治已彻底分崩离析,权贵各自寻路,更预示着王师南下将获得重要内应,大大加速天下一统的进程,使江南百姓少受涂炭之苦。
片刻静默后,萧砚转身,目光扫过肃立的众位臣子:“诸卿以为,钱氏此举,诚意几分后续方略,当如何调整”
韩延徽便沉吟开口道:“陛下,钱镠此时归降,虽是大势所趋,然其麾下水师经略多年,实力不容小觑,于我军眼下攻略江南,乃至日后经略南海,皆大有裨益。只是其诚意深浅,仍需观其后续行动。臣以为,可令其速行,亦可视其配合程度,逐步加深信赖。”
敬翔补充道:“伪朝内部倾轧至此,权贵竟已谋划远遁,此乃军心涣散、土崩瓦解之明确征兆。然困兽犹斗,陛下确需加快平定步伐,以安江南民心,杜绝此辈毁地而逃、遗祸地方之可能。只是……”
他略一迟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