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八)(2 / 5)
p> 西线洞庭湖大败、楚王马殷身死、南路桂州失守、淮南援军受挫……系列败绩传开,江南各镇皆惊,朝野震动。
北军攻势之猛、进展之速远超预料,南唐朝野上下,瞬间再无信心,无论文武,俱皆笼罩在失败主义情绪中,一时间,暗中派遣心腹、携带重金试图与北朝联络者,亦或就此抛家舍业、欲浮海避祸者,不可胜数。
——————
噩耗频传,莫说徐温终日焦头烂额,便连假李亦急怒攻心,嘴角燎泡,一面痛斥诸将无能,丧权辱国,一面不得不与徐温加紧磋商。
最后,二人一致认为鄂州若彻底失守,北军便可顺江直下,江东门户洞开,扬州与金陵都将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增援鄂州,稳定西线。
二人间虽一直都互有猜忌与提防,但在这等局面下,也只有深知唇亡齿寒之理了,北朝那位气吞山河,在座二人都是铁板钉钉上了死亡名单的,如若不想这般早早就出海逃难,唯有暂弃前嫌,合力一搏,方有一线生机。
于是,二人决定尽抽扬州并金陵精锐,包括已整编收服的张颢余部,并征调大量民船,由假李亲自挂帅,徐温协同,溯江西上,汇同鄱阳兵马,驰援鄂州,以解长沙之危,稳住西线。
大事既定,殿内气氛却并未轻松多少。假李踱回舆图前,忽然像是想起什么,状似无意的问道:“张子凡……近日如何”
本欲离去筹措军需,调动兵马的徐温闻言,眸光微动,只是答道:“依陛下之前吩咐,与陛下那位替身一并软禁于府中别院,并未苛待。此子心向北朝,其父母又……臣以为,留之恐成祸患。”
假李瞥了他一眼,冷笑道:“祸患与否,要看如何用。出征之前,朕想见见他。或许,他能帮朕看清一些事情。”
徐温没有反对,只是淡淡道:“陛下若觉得有用,见见也无妨。只是此子伶牙俐齿,心思诡谲,陛下还需小心应对。”
当夜,假李摒退了左右,只带着镜心魔召见了被软禁多日的张子凡。
张子凡被带进来时,神色平静,只是眼下带着两圈青黑,显是这段时间并未安寝。他看了一眼端坐在主位上的假李,又扫过角落里的镜心魔,亦不行礼,也未开口,只是负手站着。
假李打量着他不卑不亢的姿态,非但不怒,反而玩味笑道:“张侍郎,别来无恙这清减了些,倒是更显风骨了。”
“托阁下的福,尚能苟活。直抒来意吧,深夜相召,总不至于是找张某品茗论道。”
“且坐。”假李并不在意张子凡语气中的讥讽,只是指了指旁边的座位,“今日请你来,是想听听你这聪明人,对眼下这泼天大局,有何见解。”
张子凡闻言,倒也干脆的坐下,复而嘲讽道:“大局阁下此刻不应是忙于调兵遣将,应对江北王师泰山压顶之威吗怎还有闲情逸致,与我一个阶下囚空谈大势”
“正是因为这大局已如沸鼎,朕才想听听你的真话。”假李身体微微前倾,注视着张子凡,“你是个明白人,看得清楚,如今江南已是危如累卵。北军势大难当,朕虽承天命,亦感独木难支,左右掣肘。”
张子凡冷笑一声:“阁下过谦了。你如今坐拥江南,连不良人这股力量也尽在掌握,何来独木难支之说徐温不也正是因你这‘天命所归’,才与你同舟共济么”
假李摇了摇头,语气变得诚恳了几分:“张侍郎,你我心知肚明,徐温之流,不过是因北军大兵压境,才不得不暂奉朕号令,虚与委蛇。他们这等人物,何曾真心为这江南百姓、为李唐社稷考虑过不过是计较自家得失罢了。”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朕需要的是真正有经纬之才、有胆识魄力之人辅佐,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