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二)(1 / 8)
第531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二)
龙纛在主桅上低垂着,明黄缎面吸饱了江风,徐徐晃动。
萧砚端坐在主舰的御座上,正仔细看着面前一张临时架起的江图。
水军督军王先成与水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并肩站着,两人甲胄在身,被一众将佐簇拥在中间,脸上被江风吹得有些发干,面面相觑间都有些犹豫。
王先成终究是蜀国降将,而史弘肇毕竟还沾着当年辅佐萧砚汴京兵变的情谊,遂在犹豫半晌后,终究是硬着头皮上前道:
“陛下,连番探查,江上风向,午后至傍晚多转东南。樊港河道狭窄,水流于此本就湍急回旋,若南军趁东南风起,驱火船顺风而下,直冲我阵,两岸再以火箭、砲石助之,我军舰船聚集,周转不易,恐……恐有疏漏。”
他停顿了一下,眺望着南面依稀可见的武昌城楼与樊港水寨密密麻麻的桅杆,继续道:“故臣恳请陛下,暂移銮驾于后军楼船,此地虽视野开阔,然终究过于突前,陛下乃天下所系,若有所失,臣等实在愧对天下人……”
王先成等诸将俱在一旁附和点头,北军固然有火炮之利,却也难免受限于射距,虽是可以主导战局走向的利器,但战局最终胜负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尤其是当下南军亦对火炮有了防范准备。
萧砚闻言后,却只是起身用手遮在眉骨之上,目光越过数里江面,投向对岸。
武昌城头旌旗林立,城楼之上,人影绰绰,几个被大团战将簇拥着的身影便尤为醒目。
其中一个身着甲胄、内衬明黄戎服的人,当是假李。他身旁那个着紫袍,正对一旁怒骂着什么的老者,也便必是徐温无疑了。更远处,似乎还能看到张子凡那头显眼的白毛,以及石瑶等人静立的身影。
他们的目光,想必也正投向这里,投向自己身后这面招展的龙纛。
而在更近的樊港水域,南唐水师亦在不断调动,大型楼船、斗舰被置于水寨深处,而数量众多的艨艟、走舸等小型战船则被调集到前沿,一些船上似乎还在加紧堆垒着什么。两岸营寨,民夫与兵卒如蚁,加固着原有的工事,隐约能看到新架设的投石机轮廓,以及堆积如山的柴草、油瓮。
萧砚放下手,收回目光,视线扫过面容凝重的诸将,最终却是看向一直默立一旁的三千院。
三千院一身深色劲装,腰佩绣春刀,虽未着制服,却俨然已是锦衣卫的装扮。见萧砚看来,他便立即垂首躬身,微微颔首。
萧砚这才一笑,将视线转回王先成与史弘肇身上,道:“天时……风向之利,自古用兵者皆欲借之。不过,江上之风,岂有定数今日东南,安知明日不转西北樊港河道狭窄是不假,然我军人船一心,号令统一,此乃人和;战舰坚利,炮火控扼水道,此乃地利。”
他笑着回身拂衣坐下:“朕统军以来,凡余百战,所恃者,非惟天时,更在人事。今人和、地利俱在我手,朕就不信,这天时能一直站在他们那边。”
“传朕旨意,自今日起,朕便坐镇此舰,亲观诸卿破敌。勿复多言,各归本位,依既定方略部署,严加戒备便是。”
王先成张了张嘴,还想再劝,但看到一旁史弘肇已然挺直的腰背,又瞥了下三千院,想着陛下似乎早有安排,遂心中稍定,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与诸将一同躬身,沉声应道:“臣等遵旨!”
既得命令,北军遂开始筹划对樊港发动攻势,舰队变阵,大型楼船稍稍前压,与后方斗舰、艨艟拉开更适宜火炮发挥的距离。
甲板上的水手和兵卒也并未因皇帝的坐镇而松懈,反而更加忙碌,一桶桶江水被提上来泼洒在船舷、甲板,浸湿的毡布被挂上关键的弩窗和垛口,带着铁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