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护法罗汉(3 / 4)

加入书签

聪明,白嫩,漂亮的大美妞谁不喜欢

李青萝又问,“你和对面那位什么关係”

虚言一,心道莫非我和刀白凤之间的事被她察觉了

正想著怎么回她,李青萝又道,“你到底是汉人还是摆夷人和那个女人是不是沾亲带故”

虚言回道,“不瞒夫人,本人实为汉人。摆夷人的身份也不知从何说起,都是江湖谣传,不过我自蛊王巢穴救了王妃,这件事確实是真的。”

虚言认为没有说谎话的必要,只要选择性的说出实话即可。

李青萝闻言神色如常,方才的问话不过只是试探罢了。

她早已暗中派人查探过虚言的底细,自然知晓他与刀白凤之间有些纠葛。

只是这二人究竟牵扯多深,她却始终未能探明虚实。

李青萝道,“既然你是汉人,你和她没有亲属关係,那你们是故交了”

虚言道,“的確如此。”

就在虚言和李青萝低语时,刀白凤则是在装作不经意间看向他们,虚言哪能不知刀白凤的心思,很搞笑的把他和李青萝的对话,一五一十用腹语术告诉刀白凤。

就连李青萝说刀白凤是“坏女人”也原封不动传过去,顺便还给她讲了两个脑筋急转弯,引得刀白凤频频发笑。

在座的诸位,都不知道刀白凤为何会无缘无故笑起来。

对李青萝对自己的嫉恨,刀白凤根本没有丝毫怨气。

毕竟她的心思完全就不在段正淳身上,

席间筹交错之际,扬王寻了个话头,与刀白凤论起道家玄理,

须知大宋皇室素来崇奉道教,这番谈论本是投其所好。

刀白凤虽对答如流,却也被这连番问询扰得心绪不寧,便顺势道:“虚言大师虽出身少林,然佛道本为一家。王爷何不与大师切大道之理”

刀白凤此举別有深意。

非是为推应付,实则是要给虚言一个在诸位贵人面前展露才学的机缘。

要知道在这文风鼎盛的大宋,能在扬王这般当朝第一亲王座前论道显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扬王正欲在刀白凤与在座诸位高人面前一展其道学造诣,闻言当即顺势而为,开口便拋出一道玄奥艰深的命题。

紫阳真人张伯端在《悟真篇》提到,“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何解”

席间眾人中,除赫连铁树学识稍逊外,余者皆是满腹经纶之士。

扬王出手便择《悟真篇》为论,而非寻常《道德》、《南华》之类被世人翻烂的典籍,其考校之意昭然若揭。

若对道教仅止於字面意思的浅识,莫说解读,怕是连听都听不明白。

虚言当年在办公室摸鱼时,对佛道研究本就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略沉吟道:“以“灵丹“喻內炼金丹,吞服即得超脱。“不由天“三字道破修真至境一一修士借丹道逆转生死,夺天地造化。

一个“始“字既含顿悟之喜,更显与天爭命的气魄....”

扬王闻言頜首,继而追问:“司马承禎《坐忘论》有云肢体,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通』,不知大师作何见解”

道法深奥,虚言不可能专研所有经典,却凭深厚修为从容应对:“此谓破除形神执碍之坐忘妙境。与庄子心斋之说遥相辉映,然更重实修实证,乃道教形神俱妙之终极解脱境界。”

虚言的解释,虽不是名章古训,却直指核心奥义。

若说张伯端的《悟真篇》尚在文人雅士间有所流传,那司马承禎这篇《坐忘论》,恐怕在座也只有刀白凤曾略览两三章而已。

扬王兴致愈浓,接连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