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江湖眾生(3 / 4)

加入书签

步而出,自去安排人手。

段正淳一番安排,豪迈风度,尽显帝王之相,朗声道:“少林寺镇魔塔遭劫,实乃武林一大憾事。大理段氏愿捐银万两,聊表心意,助贵寺重建宝塔。”

声音低沉厚重,在少室山间迴荡。

群豪闻言,无不頜首讚嘆。

佛门广开方便,香火供奉向来来者不拒。

虽说布施不分多寡,一铜钱与万两白银本该一般无二,但天下寺院,终究难逃世俗之见。

少林眾僧更是心知肚明,玄慈方丈当即率眾上前,合十为礼:“阿弥陀佛,段皇爷功德无量,

老訥代少林上下谢过。”

段正淳这一出手,群豪登时面面相。

各派掌门暗自盘算:大理段氏乃皇室贵胄,出手便是万两白银,自己这些江湖帮派,虽不能与皇家比肩,却也不能太过寒酸。

再看眾生相,有人捻须沉吟,有人探手入怀,都在心中权衡著与少林的交情深浅,该当拿出多少银两才不算失礼。

峨眉派长老摸了摸腰间搭,腔掌门数了数袖中银票,就连一向豪爽的崑崙派掌门,此刻也不由得掂量起钱囊分量来。

虚言也在心里盘算,无量山剑湖宫下的三十万贯宝藏、神农帮的积蓄、灵鷲宫的库藏,再加上万劫谷甘宝宝的钱,即便不算曼陀山庄那份,自己身家何止百万自己捐个一万两也不会伤筋动骨。

但转念一想,江湖中人最忌露富,何况自己一个年轻人,更不该张扬他抬眼看了看段正淳,心想段氏乃大理皇族,自己虽有些钱財,终究不能与之相比。

略一沉吟,开口说道:“不才虚言,愿捐银三千两,略尽绵力,助少林重建镇魔塔。”

话音未落,群豪纷纷侧目。

三千两虽不如段氏豪阔,却也绝非小数,尤其出自一位年轻公子之口,更显诚意。

玄慈方丈微微頜首,合十道:“善哉善哉,谢施主慈悲。”

虚竹这一带头,群雄心中便有了计较。

腔峒、崑崙、峨眉等与少林渊源颇深的名门大派,当即纷纷响应。

武当派掌门授须一笑,朗声道:“武当派愿捐三千二百两!”

崑崙派不甘示弱,紧隨其后道:“崑崙派出三千五百两!”

峨眉派掌门温言道:“功德无量,峨眉派捐三千八百两!”

一家比一家多出三百两,显然有一爭高下,谁与爭锋的意思。

虚言心中暗觉可笑:武林中这些掌门帮主个个爭强好胜,事事都要爭个第一,无非是怕被人看轻。

说到底,不过是內心不自信罢了。

他捐那三千两银子,纯粹是出於对少林的赤诚之心,毕竟自己是从少林出来的。

而这些江湖中人,全然只是为了维护那点可怜的面子。

其余帮派见状,各自盘算著门派实力与少林交情。

太湖帮长老沉吟片刻,高声道:“太湖帮虽不富裕,也凑个五百两!”

闻听此言,一些小门小派的主事人则暗自鬆了口气,这个数目正好给了他们台阶,三五百两既不显寒酸,也不至伤筋动骨。

一时间,少室山上银两数目此起彼伏,倒像是武林中另开了一场別开生面的比试。

这一会儿功夫,捐款就超过了十方两。

这些捐款,足够再建一座镇魔塔。

这还不算少林寺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香客,官府的拨款,和当地乡绅的捐款。

这就是少林寺招牌的含金量所在。

只要想敛財,那银子便是哗啦哗啦的。

少林寺,药王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