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临终之託(2 / 4)

加入书签

p>

不过三日未见,这位方丈竟已面露死相。

“方丈”

玄慈抬手挥了挥,示意玄寂先出去。

待玄寂离开,他才指著座下蒲团,对虚言说道:“虚言,先坐。”

待到虚言坐定,玄慈看著虚言,终是长长嘆了口气。

“虚言,当时允你离寺,如今想来,仍是老訥心中一大憾事!阿弥陀佛,所幸少林危亡之际,你仍愿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本寺於水火之间。前几日又闻你独战高公公、黄裳等六大高手,竟能一举破敌。这般修为,实是我少林建寺数百年来第一僧啊!可惜,你如今已不是少林弟子!”

虚言道:“佛说『诸法因缘生”,昔日离寺是缘,今日归来亦是缘。犹如露电观自在,应作如是观。”

玄慈苦笑,“若是都这般透彻,还天天参什么禪打什么座终是业障缠身,不可自拔。老訥大限將至,已无多少时日。那日玄悲与玄苦进入达摩洞,至今音信全无。无奈之下,老訥唯有將少林方丈之位传给玄寂。只是玄悲身为证道院首座,老訥早已將《易筋经》原本传於他,他若寻不到,少林的《易筋经》便要失传了。老訥知此事艰难,可还是希望你能帮忙继续寻找玄悲大师。”

虚言重重点头,“方丈放心,此事弟子记下了。玄悲大师是弟子甚为尊重的高僧,弟子定会用心寻找玄悲大师下落。只是方丈,您为何突然变成这般模样莫不是修炼——”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又道,“莫不是修炼《九阴真经》走火入魔了”

玄慈未做表態,只是从身旁取出那本《九阴真经》,说道,“老訥参悟之后,发现这本经文是假的,却也不是全假,九真一假。这是老訥与黄裳以《易筋》经交换所得,没想到他竟给老訥一本掺假的《九阴真经》,才致使老訥走火入魔。”

虚言闻言,心中一凛,这黄裳看起来白白净净,体体面面,能文能武不说,还能耍诈!

虚言疑道:“方丈適才说《易筋经》不是给玄悲大师了吗难不成,方丈交换给黄裳的也是假的《易筋经》”

玄慈冷哼摇头道:“不过是——彼此彼此罢了,又何必论谁对谁错。他予老訥假经,只怪老訥修为不足,终究走火入魔,心肺俱损。可那黄裳功力远胜於老訥,纵使练了偽经,经脉难免受损,却终究不至於丧命。”

说罢,玄慈神色忧虑,接著道,“老訥与黄裳以三日为限,要换回经书,老訥担心黄裳一旦发现给他的《易筋经》也是品,定会找少林报復,这便是老訥要託付你的第二件事,还望你能接著保全少林寺。”

少林寺或许在世人眼中並非清净无垢之地,但对虚言有授业容身之恩。

虚言为人重情重义,如今少林有难,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玄慈见虚言神色凝重,误以为他心有犹豫,便缓缓道:“老訥不会让你白白出手。少林寺与老訥个人这些年来积存的三百万两白银,皆藏於洗孽堂地窖之中,全都任你处置。老訥將这临终之託付於你,非但是信你武功,更是信你为人。”

三百万两白银!

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財富

纵是虚言早已家財万贯,各方合计也有一百多万两,但听到“三百万”这个数字,心头也不由微微一震,竟隱隱生出几分悸动。

虚言到底还没有被飞来横財冲昏头脑,退后半步合十道:“此银乃少林根本,若尽数予我,寺中千百僧眾何以为继此等重担,虚言一人实在担不起。”

玄慈道:“寺有万亩福田,香火不断,便是般若生根处。少林不会沉沦,只因佛法不沉沦。你且安心收下,日后自有后来人,踏云而至,再续钟声。”

虚言自知再无推脱之必要,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