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脉诊(2 / 4)

加入书签

道:“哥哥,你能给我讲讲诊脉吗?赵宁姐姐讲了好几遍,我还是有点搞不懂。”

我乐了一下,说道:“咋的?你也学中医了?”

李文惠兰点头道:“当然啊,我已经学了半年了,我的老师就是赵宁姐姐。”

我问道:“你现在学到哪了啊?”

李文惠兰说道:“假期时赵宁姐姐给我讲到《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篇’了。”

我说道:“可以啊,好吧,我现在就详细给你讲讲诊脉。”

李文惠兰坐直身体认真听了起来。

我说道:“切脉说起来其实很简单,首先我说脉的正形,正常人的寸脉比较高,尺脉比较低,呈斜形。”说着我比划了一下。

李文惠兰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道:“脉在四季中的表现都不一样,春天的脉是弦脉,就像是按琴弦一样,紧中带细,夏天的脉是洪脉,比较洪大,秋天的脉是毛脉,像羽毛一样轻浮柔和,冬天的脉是沉脉,轻触是摸不到,要深按一下才能摸到,春弦夏洪秋毛冬沉,这里面的弦洪毛沉有个前提,就是皆是柔和且切之有根。”

李文惠兰点了点头。

我说道:“你一定要悟,就拿四季脉象来说,四季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你从冬天想,这冬天是收藏季节,天地寒气逼人,人都是蜷缩起来的,就像我养的鱼,在冬天是沉在水底,这就是沉脉,主收藏;冬去春来时,天地开始散发生机,冬眠的动物慢慢苏醒过来,深藏在地底的种子也开始发芽,这时候脉像从最低的沉脉上浮一点,就像我养的金鱼,在春天时慢慢活动量增多,从沉在水底很少动变成在水中层游动,春天的生机是非常有力的,如果没有力,种子就不会破壳而生,所以春天弦脉在沉脉的基础上上移的同时也会崩得紧一点,崩紧就是生发之气的体现;等到夏天来临时,天地变热,大地生机勃勃,人也是尽情‘舒展’,所以脉像又会往上移的同时如生机勃勃的大地一样变得洪大;秋季时,天气变冷,脉像从最上又往下移的同时,因为天地生机逐渐减弱,所以脉像也会从夏天的洪大逐渐减弱,变成轻浮柔和之脉,最后到冬天彻底沉下去。这就是一个上下循环。”

李文惠兰点头道:“哥哥,你讲的好有意思啊。”

我说道:“这不是有意思,这就是中医的根本,天地自然跟人身体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数脉和迟脉,数脉就是脉来去非常快,迟脉就是脉来去非常慢,太热了就快,太寒了就‘冻住’了,自然就比较慢,数脉就是内有热,迟脉就是内有寒,如芤脉,按之内中空,内中空就是里面东西少了,这少的就是血。

再深入一下讲,脉就是人身气血的表现,气血盛,脉的表现就阴阳脉(寸关尺)都强,气血弱,脉的表现就是阴阳脉都弱,气偏盛,则表现在脉上时是脉比较强,但细细感觉,强脉中有微微空的感觉,血偏盛,则脉象是滑脉,滑脉像是一颗一颗的珠子在指下滚动,气偏衰,则脉就就比较无力,血偏衰脉就涩,气血正常,那脉像就很平缓有规律。总结一下,就是脉跳动有力与否取决于气,充实与平滑取决于血,也可以说是津或者精,你要记住,脉内实平缓有规律的跳动就是正常,太快太缓,无规律等的跳动皆是病脉。”

李文惠兰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道:“根据我看的书,这脉像大概有二十八种,分别是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微、紧、缓、濡、弱、长、短、芤、弦、散、细、伏、动、革、劳、促、结、代、疾。如果再往细分,那左右手的寸关尺各代表心肝肾肺脾命门,分别又不一样,这看起来很复杂,但真正临床上其实很简单的,简单来说,望闻问诊之后,再切脉,脉浮病在太阳,脉弦病在少阳,脉大病在阳明、脉沉迟或脉微细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