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盐巴(3 / 3)
彦青大年三十当日还在盘账,想着等过了年,云州沿途还太平,得派人出去收购些糖油盐,棉花布匹。
“钱娘子她们的织布作坊已经办起来了,我看王木匠做打造的织布机很不错,等明年收了棉花,咱桃源自己也能产出棉布。”
彦青看姑姑忧心忡忡的,便挖空心思想些利好消息,安慰她。
红果嗯了一声,她不担心棉花布匹短缺,甚至不担心糖。
义庄和桃源山谷的沙地可以种甘蔗轧糖,还可以用红薯熬糖稀,甚至麦芽也行。
当然麦芽比较贵,还是甘蔗最合适……红果最担心的是盐。
如今西南还算太平,往北边的商路也没断,药材香料能卖出去,盐巴丝绸茶叶甚至瓷器,也能进来。
要是商路断了,别的也就罢了,盐巴可不能缺。
常人饮食不能无盐,缺盐会浑身无力,眩晕,甚至休克。
红果知道桃源往西南方向去,数百里之外就是大海。
前世她倒是去过北方的海盐场,旅游参观,那白茫茫的海盐,很是令人震撼。
西南海边能否晒出海盐来?
红果心里没谱,这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暂时还腾不出人手来,往起数百里外的海边勘探。
要建海盐场,可不是个小工程,好在谢天昊的水泥窑年后能落成,有了水泥,海边筑坝也不是不能。
现下还只能拿银钱,趁着云州境内还算太平,尽可能多囤些物资。
盐巴能买多少便买多少,实在不行,找行商去北地贩运一批回来。
贩运私盐有违国法,可如今乱世,谁还管那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