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圣贤之后(2 / 2)

加入书签

有官吏之职权,这是祸乱朝政,诚国反以为是治国良法而实施;让百姓抛却农务,以他业挣钱糊口,这是忘失国本,诚国却以为是王道善政而力行;徭役自古以来都是平民负担,诚国更欲征敛士绅,由洋务衙门雇人服役。

此类事端,常人都知不可为之,独诚国认为可为。并非诚国智力不及正常人,而是想求得非常之功,而忽视了常人所知罢了。这就是愚所言之用心太过。

自古圣贤人臣,未有超过圣公与诸子的,圣公诸子也并非无有过失。诚国虽是大贤,但比之圣贤,则还是有差距的。如今居然误以为自己的见解天下无人能及?人们的议论与己相合则亲善,与己不合则厌恶;如此,方正之士如何进用,谄媚之流如何疏远?

方正之士日渐疏远,谄媚之流日渐亲近,又希望一切事宜处理得当,名扬四海?

难啊!

因为从谏纳善,即是圣上之美德,对于人臣也是一样。诚国素来刚正耿直,每当在朝堂奏事,如同与朋友在自己家中争辩,不会稍微收敛脾气,视斧钺如无物;等到宾客僚属谒见论事,则他们就只有揣度迎合。

委曲顺从之流,诚国亲近礼遇。而见解稍有不同,提出洋务不合时宜之人,则动辄怒形于色,或诟骂侮辱。或让皇上贬逐,而不等他们把话说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