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启程(6 / 9)

加入书签

“那价格是……每辆车多少?”

显然她对于定价感兴趣。

“女士款26寸180元,男士款28寸则是220元。”

陈平安详细说明道。

唐甜闻言点了点头,显得有些犹豫:“这样的定价会不会太贵了点?”

对于市场接受度她有所疑惑。

陈平安微笑,并不多言,反倒是张慧茹接口道:“其实并不贵,想想看,有了自己的自行车省了通勤费。

要是我能试一试骑到医院,说不定还能帮销售几辆呢。”

言语间满是对孩子的骄傲支持。

“太棒了。”

忽然,陈平安想起一事:“哦,对了,妈,您今年应该又要评定职称了吧?”

关于此事,他还记得母亲曾在一九七八年的机会上差点升至副高职称,可惜因为礼金问题而未竞得职位。

那个送礼的同事成了副主任医生,母亲却再次受阻。

那次挫折后又经过三年,张慧茹才得以顺利晋升。

若果时光能倒流,陈平安绝对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至少他可以不赠送任何“礼品”

但依靠他母亲张慧茹以及周伯父的良好人脉,仅凭一声提议,院长书记定无法置若罔闻。

只是,这种利用权力的方式并不是他所追求的。

他更倾向于奋斗。

留意到儿子的谈话转移到了自己的晋级上,张慧茹短暂地怔住,继而开口确认道:“没错,就是在下个月了。

我一直都在忙论文准备,已经前两天交上了,预计下月初就会有结果通知过来。”

“送领导礼物嘛,这已经变成了不公平竞争的手法。

对于这种事,我很难认同,妈妈做事总是坚守规则。”

张慧茹的传统观念相当明显。

对自己在业务和技术上的自信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良好声誉,使她坚信升职应是正道晋升,而非送礼取得。

因此,她坚定反对儿子的建议。

陈平安耐心解释:“妈妈,您的想法有些过时了。

保持廉洁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对手可能也会使用类似手段的事实。

比如像郑卫华,即使他在能力方面出众,但品行不佳。

回想一下那次到向阳村社会实践的选择,他不是一开始就对你有所考虑吗?之后他又故意回避农村任务,编造男性障碍谎言,甚至妄想让出这份‘荣誉’,这真的毫无底线。”

他对事实剖析得透彻,尽力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服母亲打消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

听到这里,张慧茹皱着眉陷入沉思,本打算回应,却遭到了唐甜的插话:

“阿姨,我觉得平安平安说得很对。”

唐甜托着腮,目光温和地看着张慧茹。

“就连甜甜也支持平安的想法吗?”

这让张慧茹不解,这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激进的见解。

她承认儿子的洞察力正确,郑卫华确实卑鄙,但这并不代表她会欣然接受他在关键晋升路上作弊的行为。

“这社会,人心莫测,有人可能为达到目标无所不用其极。

你的宽容很好,但也容易让人趁虚而入,造成不公。

你要理解,不能单纯指望他人和自己一样高洁。

就像一句老话所说:‘人须提防人心’,特别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防患于未然并非坏事。

而且,别人可能为了提升赠送,我们也可以此获取公平竞争的权利,难道这不是更为合理且心安的做法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