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利润(5 / 9)

加入书签

,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那是怎样一种阵容呢?

张慧茹一边将自己的炒锅交给儿子,声音不容忽视地说:“既然你回来了,赶紧动手做菜吧。”

“怎么又要让我弄?有理由吗?”

陈平安几乎带着哭腔抱怨道。

“很简单啊,你的厨艺可是比我好。”

张慧茹坚定地说起这个理由,虽然她自己的烹饪水平算不上一流,有个会烹饪的娃无疑是个巨大的优势。

面对儿子无可奈何的表情,张慧茹挥挥手,示意其他人都离开厨房,随后套上围裙,准备大展身手了。

想起小时候,爷爷总是用‘真正的君子不会亲手操持菜肴’的说法教育他。

这一句话,直至爷爷过世后,才从陈平安的记忆深处慢慢消散。

回忆起八岁那年的那个夏天,他尝到妈妈炒的麻婆豆腐时眉头紧锁。

后来,他在厨房独自尝试做葱花炒蛋,却意外被妈妈发现,在争吵和争夺食物的过程中,他关于“君子”

的理想化烹饪态度似乎开始偏离原本的方向。

陈平安感叹道:“哎,命运就是这样。”

然后熟练地打破四个鸡蛋在碗里,均匀搅拌。

接下来是开火,等到油热气升腾冒出白烟时,他飞速倒入鸡蛋,一道经典的韭菜黄炒蛋就此诞生。

满满六盘热炒再加上一大碗汤,花费近半小时才摆满整桌。

他看到四位女士饥渴期盼的眼神,笑道:“大家随意享用吧!”

岁月无声无息地流逝,直到1977年七月过半,炽热的夏季已经进入BJ。

在这个如同火炉的京城,夏日阳光无情炙烤着大地,就连煎一个蛋,也瞬间就能把两面烙成金黄色。

腾飞预制板工厂的三处工作坊里,强力工业风扇轰隆隆地运转,带给人强烈的低音噪音。

尽管新手工人们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依旧满怀。

在工厂的工作分配上,陈平安分了两个主线:一块儿生产活动板房,另一条线上则进行自行车组装。

现下,邢家伟主掌板房的生产线,江大鹏则是自行车组装团队的核心负责人。

工厂内的三个小小改良工坊占据了两个用于制造活动板房,最后一间则是专门处理自行车组装作业的空间。

旧废品回收基地的规模颇大,占地六百平米的屋舍与院落充足,但由于供电不稳定的问题,它总是让陈平安忧心忡忡。

对于当下的中国,他理解电力供应还远不及国际标准,尤其是炎热夏季电力短缺的情况频发。

在全国各地,为解决电力紧张状况,常通过轮流供能不能常续的解决方案来应付。

而对于陈平安的工厂来说,缺乏稳定供电简直是噩梦。

为了寻找帮助,他特意去找张主任张牛眼商量。

张牛眼抱怨不断,他的亲信也被供电短缺问题折磨得寝食难安。

他对陈平安诉说道:“来找我的并不只有你,那些街道上的企业主管,有十几位是因电量不足阻碍生产找过来的。

我已经把这些情况向电力部门反映过了。”

“唉,电力公司态度还挺让人失望,给出的理由千奇百怪,说是因为国家预算紧张无法扩大发电设施,让大家忍耐一下。

可是他们就这样应付问题,一点实质性解决的承诺都没有。

陈平安,你得想点办法才行。”

陈平安此刻陷入了沉思。

听到对方的直白坦率,指望迅速解决问题已经不太现实,但也不能对此事坐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