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心照不宣(6 / 7)

加入书签

唬人,不会真正伤害到别人,口头威胁或许最多了。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扰可能会持续,但在实际行动中,他还欠缺那份狠心。

再说,这对夫妻来拜访的诚意十足,没有表现出趾高气扬的态度,反而是以低声下气请求原谅的姿态展现出来。

这让陈平安无论情感还是理性上都很难反驳他们。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早解决就能释放心头重压,他主动提出:“慧爷和首长们,我有一个提议,能否采纳就请你们斟酌了。”

明了世故的慧家康一听就知道是为自己的颜面考虑,爽朗地说:“好,你说吧。”

两位老人满含期待,目光落在陈平安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关于龚智超”

,陈平安开口:“我们可以给他宽容,给他一个谅解的机会,以不追究进一步责任为前提。

但同时,他也必须付出代价,首先,他必须当面向唐甜甜公开道歉并保证远离她。”

听到这话,夫妻双方立刻点头附和:“这是毋庸置疑的。”

接着他又提道:“让他离开第三中学,转去专门为有问题的学生设立的工读学校。”

两人互相看看,带着妥协的无奈但也点头接受:“那就照你说的做,我随后带他去。”

短暂思考后,陈平安并未再深入其他话题。

那些年代,所谓的工读学校正是接纳行为不良、却不至于法律制裁的孩子的特殊机构。

这些学生或因为违规被正规学校驱逐,或被认为是不能继续在校内就读的类型,工读学校便成为一个介乎于学校和惩戒机构之间的地带。

在这里学习的日子里,他们不仅需要学习规定的课程,还得接受严格的管教及法制熏陶。

哪怕犯小错,棍棒教诲也是常态,日子相当艰苦。

听到这个建议,夫妻二人内心的郁闷难以言表,他们深爱着孩子,实在不愿目睹儿子痛苦挣扎,但又无力拒绝。

他们清楚这是必要的纠正手段,是另一维度的教导。

总的来看,不让龚智超入狱相对简单,但他必须进入工读学校接受训练,换个方式修正他的行为。

夫妻两人都不想让他轻易地躲过这一挑战。

他们明白,这就触及了陈平安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相较于残酷的工读学校,即便那不算是牢狱,比起社会上给他冠以“不良分子”

的恶名来说,也强太多了。

加上夫妻两人对儿子的性格了如指掌,儿子张扬跋扈,放任自流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父母不在,只有爷爷奶奶娇惯他,这种局面令人担忧。

送去技校由老师监督似乎更加稳妥。

考虑了所有因素后,夫妻俩的不安心情稍有舒缓。

无论如何,他们的目标已然实现。

龚林察觉陈平安的沉寂,尝试探问:“小陈,你还需要别的帮忙吗?”

陈平安笑道:“不了。”

“哦……“对于陈平安的爽快,龚林有点意外。

他原以为会有索偿的企图,毕竟听说在处理那个人的时候,你会大方地索要赔偿,不管是误工费、生活费用,或是赔偿精神损失,都不含糊。

如今你突然表现出宽容,这让龚林有些迷惑。

见龚林一脸困惑,陈平安略感奇怪,问道:“龚副师长为何这般惊讶?”

稍作思索,龚林意识到陈平安似乎并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对军装的尊崇,并不想主动开口提出要求。

想到这儿,龚林感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