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御前的举荐(1 / 2)
这个东西就是锡汞齐,紧紧的粘在玻璃上,镜子就做成了!</br>崔云兰看着镜子中,清晰无比的自己,惊讶不已,“什么样的镜子,能够看得出我的睫毛来!”</br>“老爷,我们要发大财了。”楼小丫在旁边高兴地说道。</br>“你们觉得,这样的一面镜子,应该卖多少两银子合适?”徐川问道。</br>楼小丫想了想:“最少100两,还得根据大小来定,越大越贵。”</br>“好,就按照你说的来。”</br>“发财喽!”</br>皇宫,垂拱殿内。</br>今天这里的人异常的多,显得有些拥挤了。</br>赵构端坐在龙椅之上,在他>在两个皇子旁边,是锦衣卫李大志和徐高增二人。</br>王渊坐在一个墩子上,这是太傅独有的礼遇。</br>“今天朕叫你们来,开这个小朝会。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讨论宰相谁来接任?第二件事情,是讨论如何对金人作战。”</br>这第一件事情很多人已经想到了,但是第二件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br>不过眼下所有人都摒声静气不说话,等着赵构点名。</br>“秦桧暗通敌国,欺君罔上,贪赃枉法,朕心痛啊,所以,叫你们来。就是为了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大家畅欲言,择出一个众目所归的宰相来。”</br>“王渊,这里你年纪最长,你先来说吧。”</br>王源心里一咯噔,今天我来这儿,主要是想要提反对意见的,你让我说,我怎么说?</br>“启奏圣上,微臣以为,宰相之职,朝中上下,无人可以胜任。”</br>“如今金兵即将南侵,何不空置此职位?由圣上直接管理六部,调配、协调户部、兵部、枢密院等?”</br>“这样一来,朝廷上下也可令行通达,少去了诸多麻烦公文,也好让天下百姓知道,圣上勤政爱民,为国事日夜操劳不朽。”</br>“若是列祖列宗知道了,一定在天有灵,感召圣上的鞠躬尽瘁之心,殚精竭虑之意,上天一定会保佑我大宋王朝……”</br>“行了,行了,别说了。”赵构直接打断道。</br>在赵构心里,王渊提的这个建议属实是把他往火坑里推。</br>其他人也惊讶了,为什么三号会提出这样的建议。</br>这不是要改祖制吗?</br>祖宗之法不可改!</br>王渊提出来的这个建议不着调,赵构把目光看向了两位皇子,但是又觉得直接让他们提建议,有点冒然了,转而看向了左冲制。</br>“左爱卿,你可有何意见?有没有什么人想要举荐的?”</br>“启奏圣上,微臣举荐潘大人,出任新的宰相。”</br>“哦?说说原因。”</br>潘云峰曾经被赵构考虑过,但是赵构后面觉得,这个人能力不行。</br>“潘大人掌管吏部多年,对朝廷百官都有了解,而且近年来勤勤恳恳,忠君体国,举荐了不少官员,都做出了功绩,可见潘大人有识人之慧眼。”</br>“此外,百官之中,潘大人素有贤称,为人敬重。诸多官员常以潘大人为标榜,勤勉踏实,用心做事,廉洁奉公。”</br>“若是潘大人为相,定能总理朝政,带领百官,上能为圣上分忧解难,下能为百官传情达意,定可外御金兵于北,内定朝堂于安!”</br>“这是臣的肺腑之言,请皇上明鉴。”</br>刚才的这一通话,说的潘云峰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