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99章 仇人达了(1 / 2)

加入书签

杜夫子时日不多,陈观楼隔三差五去看望。

到了五月,天气热起来,杜夫子熬不住,于睡梦中去世。

走得很安静,也没什么痛苦。

以他的高龄,算是喜丧。

按照杜夫子生前的要求,丧事简办。

再怎么简单,该有了流程不能少。

陈观楼奉上一份十分丰厚的奠仪,解决了杜家银钱困顿的局面。

他又找了相熟的做白事的人,缓解了杜家人的压力。

丧仪有专业人员操持,一切井井有条。

杜家只需出钱,当孝子贤孙即可。

天气炎热,但还是坚持停灵七日。

托侯府的关系,运来了大量的冰块。

七日后,棺椁转移到城外义庄。

杜家已经决定,三年后,再扶棺回乡。

杜夫子的大孙子杜越丰,已经是个大小伙子。

原本是要成亲的,因为丧事,只能推迟三年。

他告诉陈观楼,“眼下祖父没了,父亲接了侯府的差事,正是关键时刻,离不开人。

原本我打算扶棺回乡,但是父亲说不合规矩。

他是孝子,理应由他亲自扶棺回乡。

父亲说了,三年后,等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后,扶棺回乡也不迟。

还请楼叔体谅一二!”

陈观楼不赞同,但是他理解。

杜家小门小户,差事挣钱养家,比起扶棺回乡更重要。

不是世家豪族,年不做事也不愁银钱花用。

豪门士子,自然可以严格遵守所谓的孝道规矩,但是普通人不行。

一天不做事,就没钱买米下锅。

三天不挣钱,全家就得饿肚子。

严苛的孝道本质上,其实就是用来束缚世家豪族,彰显他们的高标准道德。

由此将自身身份拔高,与泥腿子严格区分开。

陈观楼一直坚持,什么身份做什么事。

杜家有杜家的考虑,他一个外人最多在别人请教的时候给点建议,不能越俎代庖,指手画脚,惹人嫌弃。

“既然计划好了,就按照计划去做。

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就来找我。

我与杜夫子是忘年交,我答应过他,会关照你们。”

杜越丰很是感激,行了个晚辈礼,“多谢楼叔!

家里还过得去。

等真遇到困难,一定厚颜请教楼叔。”

“不必跟我客气。

你爹还好吧,熬了这些日子,我瞧着他走路都在打摆子。”

七天下来,铁打的汉子也快油尽灯枯。

丧仪,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在考验活着的人。

幸亏杜家只是简办。

真要按照全套丧仪严苛办理,活人都能被熬死。

“多谢楼叔关心,我爹就是太累了。

如今丧事结束,大夫说歇个天就能恢复。”

“那就好。”

杜夫子这一走,陈观楼心头空落落的。

从今以后,他就少了个朋友,少了个消暑聊天的好去处,少了个忘年交。

再也没有人耐心的听他牢骚满腹,骂皇帝骂朝廷骂世道。

有点难受!

明明之前还能适应,丧事都办完了,突然难受起来。

情绪一上头,他提着一壶酒上了房顶,一边晒月亮一边灌自己酒水。

王海王公公来的时候,就看见这一幕。

“你还有空借酒浇愁,你仇人马上就要晋升宗师,你就一点不慌。”

“我哪个仇人要晋升宗师?”

陈观楼看起来像是七分醉,眼神朦胧。

依旧躺在房顶上,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