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 3)

加入书签

    情,妙仪将方子递给苏合看:“医女只说是近日来伤了神,便开了个温补的方子,没什么大碍。”

    苏合放下一口气:“见你这几日吃不下,我还以为……不是就好。”

    妙仪支起帘子,望着窗外出了一回儿神,回头对苏合一笑:“今日还早,过几日就要启程了,不如再四处逛逛。”

    苏合道:“嬷嬷说了,去完医馆就要回去的,再说这街上也不知有没有赵衍的人,不安全。”

    妙仪挽过她的手:“我和嬷嬷,你到底听谁的。”她的语气带着几分娇俏,如旧时般亲密无间,目光含笑,注视着苏合。

    苏合想也没想:“我是殿下的人,当然是听殿下的。”

    妙仪道:“那就陪我去城外看看哥舒将军吧,也不知他们准备停当了没有……还有,别再叫我殿下了,姐姐。”

    ————————————————————————

    她们回到小院的时候,李嬷嬷迎了出来:“医女怎么说?”

    妙仪将药方递给过去,李嬷嬷接过去看了,只是个寻常的千金方,妇人常用来补养身体的,遂道:“没什么大碍就好,等殿下见过大梁来的访客,便可以安心上路了。”

    她们等的访客,终于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扣动了门上的铜环。李嬷嬷开了门,来人是个年轻俊秀的书生,肩上一个布褡裢,笑脸盈盈道:“小生柳辰鱼,从大梁来,顺路替玲珑绣坊的双双姑娘来送帕子。”

    李嬷嬷见只他一个人,又提到了玲珑绣坊的双双,便将人让到院中来,通报过后,引到了妙仪跟前。

    柳辰鱼见了妙仪便要行礼,妙仪示意苏合将他拦住:“柳公子,不必多礼,公子两次冒着风险给我递信,于我是雪中送炭恩情。”

    柳辰鱼抬眼看着妙仪,他———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笑起来尚带着几分孩子气:“殿下言重了,我当时在家父的书房中看到殿下的画像,便想起来我们在秦州有一面之缘,这才借着去王府探亲的时机,寻一寻人。”

    妙仪原本想让柳辰鱼替自己赴姐姐的约,再递信给姐姐。可今日上午她发现了李嬷嬷给的荷包有蹊跷之处,已经信不过外祖了,现在自然也信不过柳辰鱼父子。

    可柳辰鱼人已经来了,又不能不给他个差事,于是让苏合取出一个匣子打开来,里面是一摞银票:“柳公子,这一摞银票价值颇巨,是我离开王府时赵衍所赠,我听闻这一类有王府印信的银票容易被人查出行踪,便有劳柳公子,将这些银票低价折卖给过往商客,让他们带出大梁,四散各地。所得钱财便由公子经营,待日后年郎复国之用。”

    她虽然不觉得赵衍会命人留心她的去向,可是好不容易离开他,还是要彻底了断干净才好。

    柳辰鱼点点头,将匣子收起来,突然听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