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2:三分时(10)(2 / 6)

加入书签

拉人在出发奔赴新的血肉磨坊之前多休息片刻,“第二点,本周内将开展一次丛林生存挑战赛,希望各位的作战单位积极参加;第三,施密特中校组织了以伏击敌军救援交通线之游骑兵部队为主题的另一场训练,之前被他点名的人都要去参加……”

    “各位,胜利离我们不远了。”约阿希姆·汗鼓励他的孟加拉人战友们继续奋战,“唉,几个月之前他们部署在孟加拉的十万军队也让我十分畏惧,然而这十万大军现在顾此失彼、被分割包围在互相失去联系的基地和城市之中。这一切都是你们的功劳,而我也相信你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将孟加拉从秉承着他们的英国人主子那套思维的新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

    麦克尼尔也说了一些鼓励战友们的话,他真心实意地希望孟加拉人能够自行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而不是严重依赖德国人和印度人的力量。冲突规模扩大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或许麦克尼尔会在拥有更多权限的情况下尝试着从更大规模的冲突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在他仍然不愿见到德国人或美国人以更强的力度介入。

    由于德军无法从叛逃到印度的孟加拉人巴基斯坦军官中找到级别足够高的指挥官,他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的校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以指挥三个方向上的渗透集团。尽管德军给这些人做了些培训,这些缺乏相关经验的军官和他们的手下一样忐忑不安,有些人甚至主动要求把指挥权交给德军的上校或将军,但正为孟加拉人内部传出的某些谣言而困扰的德军并不打算横加干涉。

    外面仍有数千名孟加拉人热火朝天地训练着,他们在接近40c的气温下挥汗如雨、为自己和家园的未来而奋战。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这些人也将成为【自由孟加拉军】当中的一员,他们手中的步枪也将指向那些仍不愿离开东孟加拉的巴基斯坦人。

    “最近的工作多得吓人哪。”和麦克尼尔一同离开帐篷的约阿希姆·汗穿过在路旁的行道树下训练的人群,向着另一处训练场前进,“但只要他们能在东孟加拉稳住阵地,后面的任务也会方便许多。”

    “这并不简单,长官。”麦克尼尔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士兵最近来找我,他们都是些今年就要退役的老兵了……这些人哪,和我说,他们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所以主动来请求参加战斗。”

    “哦?还有这种事。”约阿希姆惊讶地赞叹了几句,“虽然我猜这也许只是他们临时想出来的继续留在军队内的办法,这份勇气值得鼓励。”

    就连麦克尼尔自己也觉得他在和孟加拉人相处的过程中对这些可怜人的事业多了些支持。每个人都有争取自由生活的资格,他对孟加拉人的援助也是践行gdi理念的一部分。惨剧近在眼前,有成千上万人在这片土地上被杀害,稍有良心的人都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麦克尼尔自然没心思去为孟加拉人塑造一种完美的无罪受害者形象。这是为了合众国,他对自己这样说——孟加拉人更配得上合众国盟友的资格。

    身体里流淌着一半印度人血统的约阿希姆滔滔不绝地同麦克尼尔诉说着他对未来的孟加拉的设想,从父母在德国相遇的经历中找到了许多共同点的混血少校觉得也许可以让其中一部分孟加拉人难民在德国重获新生,即便德国不愿接收这些人也没关系(德国的盟友或许会愿意的)。他又走出了一百多米才发现麦克尼尔突然变得沉默起来,料想麦克尼尔在思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