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1:铁幕(16)(3 / 6)

加入书签

监控。

    岛田真司所说的第二件事则同母舰级BETA的最终去向有关。2月7日的袭击开始后,NATO联军在第一时间投入了大量兵力清除已经深入西德军防线后方的BETA集群,他们的最终战果只是把母舰级BETA赶走而已。这些大型BETA留下的地道成为了NATO联军分析敌人动向的重要证据,一些专家认为母舰级BETA都是从离这里最近的BETA巢穴出击的,尽管他们还拿不出更多的证据。

    BETA并不只出现在巢穴内,成千上万的BETA正在欧亚大陆四处游荡、搜索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但母舰级BETA如果要在除了巢穴以外的其他位置装载大量BETA就势必会留下更明显的痕迹,即便它们能够成功地避免自身被人类直接观测到,大量BETA的突然失踪在这方面起到的警示作用是相同的。想阻止BETA再把人类打个措手不及,除非人类一方先拆掉其中一个BETA巢穴。

    但岛田真司并不这么认为。

    “如果我们把BETA和麦克尼尔所说的第一次入侵地球的SCRIN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双方之间存在不少共性。”岛田真司快速地划过了几张他用来整理思路的草稿纸,直奔主题,“BETA无疑在某些方面更近似【矿工】,因过去的经验而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们只会在巢穴附近朝着地下挖掘会带来严重的判断失误。”

    “你的意思是说,BETA其实在它们自己的控制区已经挖掘了大量便于BETA转移的地下设施……只不过我们因为从未有效地夺回某个地区而根本没发现?”麦克尼尔不禁咂舌,“但是……没理由啊。人类没能实现有效的反攻、没能真正从BETA手中夺回一块土地并长期保住它……这都是事实。然而,就算没有让士兵前往已沦陷地区做详细调查的机会,如果BETA把大地挖得千疮百孔,我们合众国还有俄国佬应该早就注意到了。”

    “注意到了但却因为某些原因而不予公布不就等同于没注意到吗?”岛田真司咳嗽了两声,他不想在这时候和麦克尼尔争论美国人和俄国人之间哪个更好一些,反正对他来讲都一样,“我尝试着获取了之前历次反击战中部分勘探数据,还需要舒勒做最后的确认。”说到这里,儒雅随和的日本青年学者对着房间内面色不善的众人眨了眨眼,“要是他的计算结果和我的结果相同,那么……”他抬起了旁边的德国地图,在埃尔福特位置画了个圆圈,“兵分多路进攻西德各地的BETA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迈克尔·麦克尼尔倏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直勾勾地盯着地图上那个象征着东德最后一个首都的城市,那也是沃伦·富勒的葬身之地。若不是当时第338战术机中队的主力前往埃尔福特掩护东德军和东德平民撤退,一辈子都没有驾驶人形机甲经验的沃伦·富勒也不会死,那位将军的聪明才智必将在这时候发挥更大的用途。

    要把这一切都记在东德人头上吗?没有意义,该被消灭的是NOD兄弟会而不是那些出于某些原因才不得不拥护NOD兄弟会的普通人,况且NOD兄弟会的某些主张未必是狂言。

    “迈克,赶快行动吧!”尼克·西摩尔·帕克摩拳擦掌,要和BETA决一死战,“既然找出了它们集结部队的地点,在这里进行定点打击说不定就能重创它们。即便我们扑空了,调查清楚这些外星异形怪物是如何偷袭的,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