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A-EP2:幻痛(6)(4 / 6)

加入书签

和物资调动就迫不及待地行动。”

    “只要能把潜在敌人的视线从阿扎达巴德还有我们身上引开,那就是好事。”麦克尼尔本想说这可能会把无关人员卷入,不过即便他和罗根什么都不做,这些被战乱困扰的地区每天依旧会产生大量难民,“那么,你找到最有嫌疑的家伙了吗?”

    “我怀疑古德曼中校还在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掩盖他的经济犯罪活动,正是这些人最有可能掌握我们的准确情报。”罗根停下脚步,让搬运箱子的帮工先通过狭窄的通道,“即便我们再怎么保密,由于我们的一切行动绕不过古德曼中校的资金,这会成为我们的一个软肋。”

    要是彼得·伯顿还活着,那家伙准有本事先赚出足够整个团队自由行动的流动资金,麦克尼尔有些失望地想着。相比每时每刻都在考虑经济利益的伯顿,罗根·谢菲尔德的动机永远不足,即便是最欣赏罗根的人也很难说罗根在争取利益时有多么主动。当然,更不擅长这类交易的麦克尼尔也缺乏指责罗根的立场。

    一行人以偷渡客的身份穿过里海后,没有进入AEU,而是先前往中亚西北地区落脚。偷渡组织者大概会在这三个可疑的家伙一进入中亚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时才会想起来怀疑他们的动机,那时麦克尼尔已经在寻找罗根先前联络的雇佣兵组织的路上了。

    在世界其他角落通行的法则,到了局势比伊朗更混乱的中亚地区也要有相应的调整。武装组织一时间见财起意于是杀人越货根本算不得新闻,而三大国家群根本无法在这兵荒马乱的地方具体地追求哪一方的责任,至于全面干涉中亚以建立新秩序更是得不偿失。阿富汗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只有无限制地使用核弹才能平定那些让三大国家群头疼不已的战乱地区。

    接应他们的雇佣兵是在麦克尼尔一行人进入中亚的当天夜间抵达的。这些所谓的雇佣兵们出现在麦克尼尔面前时,并未引起麦克尼尔的关注,后者仍在向罗根焦急地询问雇佣兵们的去向。

    “你面前那些就是。”罗根伸手指了指从停在他们附近不远处的卡车上走下来的几个半大孩子,“平均年龄不超过15岁,但是从业经验相当丰富,都有3到5年的战斗经历。”

    “雇佣童工是犯法的。”麦克尼尔严肃地说道。

    “你都开始找雇佣兵了,还惦记法律呀?”罗根忍不住笑了,“放松些,这些孩子杀人不眨眼是真,懂得守规矩也是真的。我以他们的竞争对手情报为附赠条件要他们护送我们,剩下那一半消息要等抵达目的地才会告诉他们。”

    罗根的这些话并没能让麦克尼尔放心下来。原GDI指挥官半信半疑地上了车,一路上全神贯注地监视着这些少年雇佣兵的一举一动,一言不发。罗根和蒂莫西却和这些比他们矮得多的少年雇佣兵们欢快地聊着天,那副轻松随意的姿态隐约使得麦克尼尔产生了一种自己被他们合伙卖给了人贩子的错觉。

    双方之间讨论的话题千奇百怪,从雇佣兵行业生意到人生理想再到净水器和铲车制造工艺,随时会在麦克尼尔意想不到的位置拐到另一个奇怪的话题上。并不想多花时间关心这些或许明天就要死掉的孩子们的未来的麦克尼尔只在乎其中有没有想要谋财害命的不法之徒,当他偶尔将视线投向远方被滚滚浓烟覆盖的土地时,草原上燃烧着的村庄又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