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A-EPXF:绶带(2 / 6)

加入书签

法:从人员和技术两方面入手,来确保计划在第一代负责人全部脱离工作岗位或病故后依旧能够平稳运行。

    因此,除了王红斌负责的超级量子计算机之外,舒亨伯格计划还需要一批有执行力的、绝对中立、绝对忠诚的【见证人】。这些人或者说机器,从被创造之初,唯一的使命就是确保舒亨伯格计划能够被贯彻落实。

    “我看这个方案可行。把定向训练好的人工智能作为【人格】的模板进行重新设计,然后……”王红斌在上次秘密聚会期间也表态支持舒亨伯格的想法,唯一的问题是【见证人】的载体究竟该是机器还是活生生的【人】。前一种办法相对简单些,但也更有可能被发现。至于后一种方法,目前众人还没有头绪。“……他们不仅要成为收集情报的最可靠的终端,而且还需要在必要时刻拥有改变不利状态的能力。”

    “这问题很简单,用克隆人。”雷语出惊人,他的想法再次让在座的同伴们震惊,“我们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既然在座各位和我一样一旦遇上计划被曝光的情况是无论如何都要蹲监狱的,不如放手采用更高效的办法。”

    “……克隆人啊。”马尔科姆·格兰杰忍不住想到了尤里·纳尔莫诺夫的克隆人军团。那支克隆人军团,起初是尤里·纳尔莫诺夫在筹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弥补俄国人口暴跌导致兵员不足的缺陷】为理由说服亚历山大·罗曼诺夫提供专项资金而打造的,但由于技术缺陷以及尤里本人的私心,所谓的克隆人军团在提供数量优势方面几乎毫无帮助,而且又在尤里的影响下集体叛逃到了伊普西龙。在此之后,没有任何国家试图打造克隆人军团,而当GDI差一点在大撤离结束后又遭遇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重拾该计划时(据麦克尼尔所说),CABAL掀起的电子生化人叛乱又彻底打击了其支持者。“开个玩笑,我们的克隆人会继承我们的性格和能力吗?我可不这么觉得。”

    由于老格兰杰和雷在舒亨伯格计划负责人之中的独特地位,以他们两人为原型制造克隆人就成了众人一致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提取舒亨伯格本人的基因来打造克隆人似乎也可行,但这一建议遭到了老格兰杰的否决,理由是舒亨伯格的克隆人会给日后的计划带来干扰。

    开始制造克隆人之前,还有另一个技术问题等着他们去解决(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在着手解决某个问题之前发现自己必须先解决另一个前置问题了)。让【见证人】拥有一些特殊功能,这基本上是王红斌本人的想法。来自东亚地区、曾经获得过美利坚合众国的国籍却又转而放弃国籍返回祖国的青年科学家对所谓【忠诚】的多变感同身受,他对自己的同伴们说,【见证人】需要能够在日后计划内部出现叛徒时直接以简单粗暴的物理方式来消除隐患——例如瞬间清空叛徒持有的全部资料——而不是只能和普通人一样间接地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来止损。

    虽然这建议有些异想天开,它在雷眼中也并非绝对办不到。在各种智能化机械高度普及的时代,也许可以通过电子战的方式来实现常人眼中所谓的【特异功能】。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需要一个人体实验样品,而谁也未曾想到老格兰杰会主动站出来充当志愿者。

    “我曾经接受过长期的纳米机器人治疗,再多一些也无所谓,而且不容易被外界发现。”马尔科姆·格兰杰的解释打消了众人对他过于热情和舍己为人的担忧,“这是基于现状做出的最合适的安排,又或者你们可以考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