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贾赦:乌云散了 亲兵(2 / 3)

加入书签

    “端重郡王又是什么人,是陛下的皇子吗?”

    贾赦想了想说道:“端重郡王赵元是陛下与当今皇后的亲子、诸皇子中排行第五,就是个闲王、你按例做你的伴读就行,他赵氏皇族的事儿少牵扯就对了。”

    贾赦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年他不过是混了个太子伴读,结果前太子造反却让他和贾家跟着受了无妄之灾!

    如今贾瑄又做皇子伴读,由不得他不担心。

    不过好在当今陛下几个皇子之间的位份早定,五皇子早早地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了,做他伴读影响倒是不大。

    “走,去看看为父今天给你挑的亲兵家将苗子、这可是你将来的班底。”短暂的密谈之后,贾赦便带着贾瑄来到了东跨院前院的小校场上。

    大秦关于武勋亲兵家将是有定例的,位同一品的子爵男爵都可养亲兵家将一百人,超品公侯伯可养亲兵家将二百至三百人,这些亲兵家将的银钱俸禄都需将主自行操持,朝廷是不管的。

    且武勋的亲兵只有随将主出征时方可着甲,否则视同谋反。

    另外亲兵家将还需上报朝廷登记造册,一旦有外敌围困神京、在京的亲兵家将都要上城墙驻守。

    太宗刚迁都神京那段时间,曾有好几次异族南下直捣神京,最后就是靠着各府的亲兵家将守城,最后撑到了各方来援、才保住了京城。

    家将亲兵就是将主的底气,能把亲兵家将培养到什么层次,全凭能力和财力。

    东跨院前院,马棚旁的小校场上,黑压压的一群人静静地站在日头底下、这些人大多粗布短衫、脚上踩的也是草鞋、有些干脆就赤着脚、大多数都很消瘦。

    其中一半和贾瑄差不多大、都是十来岁孩童,另外差不多一半人则是十七八岁的青壮,乍一看去,就跟流民入府了一样。

    他们的人数也不是贾赦说的一百,而是三百多人。

    见到这些形似流民的人,贾瑄沉默了,这就是贾赦从庄子上给自己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啊!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生活状态最真实的写照,大多数人都是在温饱边缘徘徊,估计能吃上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中人之家”的荣国府,别说老爷太太小姐们,便是下面的三等小丫鬟、仆妇小厮也是穿的鲜亮体面衣食不愁的。

    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想着法儿的将自己的儿女送去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了,贾府的丫鬟小厮、过的那就是乡下地主老爷家公子小姐过的日子。

    他们前方是十三名约摸四五十岁,手持红缨长枪、背挎长弓箭囊、气势凌厉的荣国老卒。

    “参见将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