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查到了什么(2 / 2)

加入书签

“让薛二别跟了,往后也别查那位姑娘的行踪了。”

    薛武愣了愣,刚要追问,见韩熙载的脸色冷下来,便咽了回去,只应了声“是”。

    回到府衙后,韩熙载指尖点着卷宗上关于赠予死者物品的记录,书生的绫面书、戏子的墨竹绣服、货郎的香囊与墨锭、布庄少东家的端砚与镇纸。

    “凶手能拿出这些物件,尤其是赠予陈玉郎的端砚和青玉镇纸,绝非寻常之辈。重点排查城内所有书肆、笔墨纸砚商铺等。

    命令下达,府衙的力量再次倾泻而出,如同梳子般梳理着金陵城的文墨雅玩之所。

    墨香书铺在城西巷口,门脸不大,檐下挂着块“松烟凝香”的木牌,被雪打湿后,字迹晕成了黑团。掌柜的见韩熙载进来,连忙迎上来,手里还攥着块刚磨好的墨:“官爷大驾光临,是要寻什么好墨?小店新到了批‘澄心堂纸’,配咱们的‘李墨’正好。”

    韩熙载没接话,把从陈家带的半锭“松雪”墨递过去:“掌柜的,见过这种墨吗?刻着‘松雪’二字,沉水香里掺着桐油味。”

    掌柜的接过墨,翻来覆去看了半晌,眉头皱起来:“‘松雪’墨?没见过。咱们金陵城的墨坊,就‘李记’‘王记’两家,出的墨不是刻‘李’就是刻‘王’,从没听过‘松雪’的字号。而且这墨的质地,比寻常墨细,倒像是……墨坊里的‘头道墨’,但头道墨都给官家用,哪会流到民间?”

    “那桐油味呢?”韩熙载追问,“墨坊里补墨模,是不是常用桐油灰?”

    “是常用,但正经墨坊的墨,都要经过‘去杂’,不会留桐油味。”掌柜的把墨递回来,“除非是……残墨,或者是私下偷做的,没好好去杂。”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韩熙载带着薛武、李松跑遍了城西的七家书肆、三家墨坊,连街角摆摊卖笔墨的小贩都问遍了,竟没一个人见过“松雪”墨,李松跑得满头汗,往手里哈了口热气:“学士,会不会是凶手自己做的墨?可做墨要松烟、胶、水,还得有模子,不是寻常人能弄的。”

    韩熙载靠在巷口的老槐树下,看着漫天飘落的碎雪,眉头紧锁。四个死者的线索明明能看出关联,墨、沉水香、墨竹纹、“懂他们”的陌生人,可一抓就散,连个具体的方向都没有。

    “韩学士。”白未晞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她背着竹筐,鬓边落着片碎雪,却没化,“你们查了这么久,查到了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