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科举(3 / 4)

加入书签

,他们就会感受到科举的机会难得,进而会更加努力地做准备,毕竟人生可没有多少个三年。”

    蔡邕点头,“对,全国性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对于天下士子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如果太轻易就能得到,他们就不会珍惜了,我赞同三年一次。”

    “我也赞同三年一次的频率,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是全国性的科举考试,那么参加的人数必然众多,组织起来难度就比较大,而且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就对一个人三年的努力做出评断,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万一有人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呢?或者科举的题目刚好是某个人所擅长的,让他有了很好的发挥呢?”

    郭嘉再次提出了问题。

    陆川笑了,“奉孝说得好,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解决办法。

    科举虽然是全国性的考试,但在科举考试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先进行一次筛选,就比如先在一个县里进行县试,主要的任务就是将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剔除出去,所以只要在县试中表现还可以的人就可以参加下一步的州试。

    州试就要比县试难度有明显的提升,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选拔真正的人才。

    只有通过州试的人才能参加最终的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真正的治国大才。

    至于那些在科举和州试中表现不是那么好的人才,可以选择继续读书,也可以选择尝试在地方出仕,毕竟能够参加科举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的。”

    蔡邕连连点头,“子越,你这个方案简直太好了,通过层层选拔,多次筛选,最终可以确定谁才是真正有才华的人,谁才是真正的治国之能臣;

    而那些发挥不是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