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告状(二合一章)(4 / 6)

加入书签

p;   闫老二一回去,刘婆子就行动起来。

    到底是住了多少年的邻居,再说也没什么好瞒的。

    刘婆子打听着了,那家子姓闫,不是田家的亲戚,却是比亲戚还近一些,田老头竟是收了徒弟,想来这个闫二以后是要接田老头的差。

    她心里悔得不行,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逃荒来的闫家会钻营。

    同时心里头也有几分不甘,要不是这闫家,田家的东西,田老头的差事,都是她家的……

    说什么读书人,就是乡下卖豆腐的,装什么大头蒜!

    转天一早刘婆子就和刘大奇出了门。

    衙门口有衙门口的规矩,不是谁说想告状,去了就能告上。

    要先写了状子,等老爷坐堂放告的日子递上去。

    但实际上,递状子的人放告头一天就得去衙门领号牌,有文书专门验看他们的诉状,写的不好直接甩回去,合格的留下,还得分个轻重缓急。

    像刘家这种邻里口角而动手的,是最轻的案子。

    按照每任老爷的习惯或前或后。

    眼下永宁县衙门坐堂的大人姓方,已在任七载,七年没有挪动地方,早已没了心气,于公事上并不勤勉,原本定的是五日一放告,奈何上头的知府衙门换了人,程通判盯得特别紧,方知县只好改为三日一放告。

    关州乃英王封邑,王府就在城中,王爷爱民如子,护军日夜巡视,永宁作奸犯科者极少,成日里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方大老爷喜欢快刀斩乱麻,先将为难的案子放在前头,简单的放在后头。

    衙门的小吏最是知道大老爷的习惯,眼睛在诉状上扫上一圈,就知道该放在哪个位置。

    别看刘家是刘婆子当家,打官司这种事还得刘大奇出面。

    他小心翼翼的将状子放到桌上,然后就傻愣愣的不知道做什么好了。

    那小吏一边看诉状,一边用手指在桌边随意的敲了两下。

    见递状子的人毫无反应,小吏抬起头来,眉心拧得死紧,喝斥道:“懂不懂规矩!”

    刘大奇吓了一跳,赶紧掏出备好的二钱银子,恭恭敬敬的放到桌上。

    那小吏用袖子一抹,银子就不见了。

    耷拉着眼皮道:“等着。”

    刘大奇赶紧退后。

    刘婆子迎上来问道:“儿啊,咋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