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4)

加入书签

到能证明自己是有教养的好招牌了,愿意将黛玉接到身边,由她亲自教养。――黛玉估计,此话最能打动父亲。父母伉俪情深,母亲乃他最爱,如今有这么样的机会,能将女儿教导成如夫人一般的贤雅人物。父亲如何不愿?

    外祖母又怕女婿担心她的教育水平生疏回潮,特特地,又提了提,那位由她教养长大的孙女――贾元春,现在在宫中地位稳固,甚得皇上宠爱。――意为皇上都对她培养出来的人很满意,你也大可放心。

    且如今,她老当益壮,膝下还养着贾府里余下的三朵名花――三春姐妹,黛玉如能过来,则她们姐妹们作伴,即排解了她丧母之痛,又能互相学习,增进德行……――黛玉却想着:怪道原来三春虽在外祖母膝下,外祖母却对她们不甚尽心,原来外祖母也只是碍着近亲与儿子的面子,让她们站在她老人家的招牌下沾沾光,并非真的是爱惜她们,现下,却还拿她们作引子,引她入瓮……黛玉一时怔住,心头冰冷。

    只说信中如此这般,一环套着一环,一理压着一理,句句是为黛玉作想,字字全是怜惜之情。莫说父亲深以为然,就是黛玉,几都忘了原来的悲惨境遇,而信以为真了。

    人精啊人精,这才是人精啊,都说越老越精明,她这位外祖母,真真的,是老成精了。黛玉在心中长叹。她就说她父亲既爱她如珍宝,且又是一方大员,为人必不糊涂,却为何会送她远赴死地。却原来,是被这位老人精给忽悠着,拿住了软肋啊。

    难怪原来的父亲劝黛玉离家时,有一句“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1”,还有一句“上无亲母教养”,却是症结出在这里啊。父亲无续室之意,别的不论,她就无法找人作她的招牌。且愿予人作续室的女子,家世大抵都低于男方的原配妻子,父亲就是再娶,黛玉领得的,也是降了一级的招牌。以父亲待她之意,绝不愿意叫她受此等委曲。

    她即无祖母代为教养,林氏族人中,又没有能高过贾府这位外祖母地位的老妇人,黛玉左思右想,此结竟是无解。――父亲有多疼爱她,现在就有多坚决地想要她去外祖母处。而且现在的父亲,怕是比原来的父亲,更疼爱她百倍……她怎么,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呢?

    哎……她该如何是好?

    书房内静默无声,只听得窗前绿竹,沙沙作响。

    长久不说话,也不是办法。黛玉尚在踌躇,父亲却叹息一声,开了口:“玉儿,自你母亲去后,为父对你,有失照料……”他抬手止住张嘴欲言的黛玉,接着道:“玉儿你却能,体贴为父的心情,我的玉儿,真是长大了。……是以,为父有些话,也在此一并与你说说罢。

    你外祖母所说的理由,仅为其一。

    汝母一病而逝,吾心中,倍感凄凉,以至府内之事,多有松懈,但为父却一直留意着:玉儿你的安危。

    汝母之病,城内几位大夫,各说纷纭,其中蹊跷,莫可言喻,为父如何不知。哎……为父总领盐政,明里督管江南盐事,暗中兼察百官功过*2。其利之厚,其权之大。……此乃为父得蒙皇上赏识之恩,自当尽职尽责,报效朝廷。但,说句诛心的话,皇上就是对为父再放心,又怎能毫无后手?……你那几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