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3)
是那柄莲花如意――原来此物昨日一赏下来,丫头们就给搁在了黛玉的枕边,以作安枕之用。黛玉昨晚只顾着闭目装睡,未曾注意到它,如今随手拿来把玩,不由回想起昨日种种。自己抿嘴笑了一回,却又蹙眉反思了会儿:自个儿昨日做得是不对,这可不是在家中,还有父亲为她打理。若在这儿生了病……呵呵,可不知会有多少人会趁她病,要她命呢。而且,上次在家中生病时,父亲为着她也处置过几个下人,其时还只是在自己家中,也还罢了,如今若让贾府的人趁机处置了自己的人,那短得可不仅仅是自己的面子了……
黛玉起得晚,莫说宝玉,就连三春都往学里去了。春柳一面给她梳发,一面回说三春并宝玉今晨均过来探视了她,见黛玉未醒,略坐坐就往学里去了。月梅在旁撇嘴道:“那位宝二爷,昨个晚上也来了的,进门就想往向内室去,好在嬷嬷们拦得快……也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黛玉听着说“学里”,想起昨日跟出去的润妍来,正好唤来打听一二。
原来三春并几个旁支的姑娘,就在这荣国府后花园子里归置了两间房,请了个积古的老儒在那儿启蒙。润妍虽说年幼,跟着黛玉念书时倒是认了真的――无他,若念得不好,姑娘罚得可比贾夫子还要利害。是以昨日在学里站了半日,倒还分辨得清先生与迎春、探春解说的是“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千字文》),至于惜春么,尚在一旁背着“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三字经》)黛玉睁大了眼只待不信,转念又想起宝玉为秦钟入家学,李贵回舅舅贾政那句“呦呦鹿呜,荷叶浮萍”实是《诗经・小雅・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其时宝玉已十二、三岁了,尚念得是这段,那么,贾府里这些姑娘们念书,怕真如贾母所言,只为识几个字罢了。对了,就连贾元春这般人物,于诗书上也并不善长,这……黛玉一下子,于这贾府里姑娘们上得学,兴趣全无了。
那厢润妍为着自己的学问比贾府的姑娘都多,心下很是得意,一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兴起时,翘首挺胸,振衣弹服地作着夫子状。黛玉回过神来,横了她一眼,道:“你昨日去顽了一日,功课可有写?”润妍的小脸立时就垮了下来,“姑娘,……昨日你让我去陪四姑娘了。”黛玉歪了歪头,慢悠悠地坏笑道:“我可有说过,功课可以不做么?”润妍噎住,半晌低眉耷眼地自往外屋去了。
贾母跟前,黛玉没有再提上学的事。只陪在贾母身旁,同她老人家说说话,解解闷。刑、王两位舅母早间过来给贾母请安,听闻黛玉身子不快,也都温言安慰了一番。黛玉依礼应答,倒也不曾有什么意外。午间于贾母一处吃罢饭,候着贾母歇了中觉,她方转回自己屋里。
姊妹们下学回来,齐往她房里来探视。黛玉歇息得好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适,笑着起身谢了,收了书卷,与三春往贾母正房里闲话。她们四人几日相处下来,也略算熟悉了。纵是性格各异,倒也能相安无事。黛玉为着想要多运动一下,同着惜春并一群丫环在前院里蒙着眼玩捉猫,跑得累了,偷偷躲进屋里歇息。瞧见迎春与探春捧着本《声律启蒙》在一处研究,黛玉见了,一时猎喜,忍不住与二人攀谈起来,两姐妹见黛玉虽书读得较她们多,却并不抢言夺语,偶尔说上两句,言词上也并无半分得意之色,只指着书上喜爱的句子,说些北来时瞧见的景致,听得人如临其境。黛玉说得两句,为免卖弄之嫌,抿嘴一笑,谦道:“我因先时在路上瞧着好些景致,心头觉着好看,却怎地都说不明白,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