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4 / 4)

加入书签

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补天的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3、有关神话中的人物

    三桑:

    《三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三海经·海外北经》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三海经·大荒北经》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其实在本文里,三桑不是指得以上所说的无枝之木,而是‘三株扶桑’。扶桑为古神木名,传说日落后太阳就在她身上休息。相信很多人听过这个传说,我就不再找出处了。

    迷谷、祝余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首篇《鹊山 招摇山》中说: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上鹿下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据说只要带上一枝迷谷,你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多好的东西啊……口水ing

    荀草

    传说中的香草。据说服之可以美容色。

    《山海经·中山经》:“﹝ 青要之山 ﹞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寻木(寻木)

    神话中的大木。

    《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 拘缨 南,生 河 上西北。”拘掬是传说中的古代北国名。

    本章是病中所写,有虫烦请各位抓之,谢谢~~睡觉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