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 / 4)
宝钗与众人顽耍了一会儿,有薛家的小丫头过来唤她,说是薛家姨太太要她回去寻样东西。宝钗遂辞了众人,往家里去了。
黛玉听见动静,远远瞧了眼来传话的小丫头,发现仍不是香菱。
薛呆子抢香菱时虽鲁莽,但黛玉发觉,香菱到了薛家后却被看管得十分严。她自个儿就仅只在那回往梨香院探宝钗时见过香菱一回,且听闲雅她们说起,香菱一般都跟在薛舅姨身边,轻易不让出梨香院的门……这一消息让黛玉愁到现在――香菱不出门,可要如何与她母亲相见呢?
不管是欢喜也好,愁苦也好,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老太太一早要进宫朝贺,前个晚上就将要黛玉今个儿早去早回的话叮嘱了个够,又让她今早不用过来请安了。只是黛玉早起惯了,到底送了她与大舅母刑氏上轿,方才坐了林府的轿子回了家。
林家在京的子弟只有进京赶考的林熙磊不需入朝,也早早到了林宅,兄妹俩几年不见,变化都挺大的,阿福哥哥这两年吃得饭想来都拿来长个子,且想来秋闱也很吃了些苦头,是以瘦了许多,竟不大象阿福了,身姿竟隐隐有了几分挺拔的感觉。黛玉很是后悔在她准备的年礼上绣得都是石头,早知道该绣几杆竹子才是好看。
好在阿福哥哥模样虽变了些,但一说起话来,倒仍是一如继往地让人如沐春风。两人高高兴兴地说了半晌这两年里各自的经历。黛玉又将自己做的一对长筒毡呢护膝,一对长筒丝绵手套拿出来充作年礼。又厚着脸皮地立逼他将那手套戴上试试。那是副露半指的五指手套,林熙磊却是不曾见过这等样式,在黛玉的指点下戴上后试着转了转手腕,又捏起笔来写了两个字,想是不大习惯,那字写得有点走样,看得两人哈哈大笑。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1、原著里关于过年的描述。第五十三回: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
2、上章有看官说到宝玉的三观不正,呵呵,这在原著中是有的,要我说,宝玉有三观么……汗!!看第三十二回里袭人就敢当着宝玉的面说黛玉的坏话……
第三十二回
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与袭人。【蒙侧批:心中意中多少情致。】袭人感谢不尽,因笑道:“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今儿你亲自又送来,可见是没忘了我。只这个就试出你来了。戒指儿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蒙侧批:感知己之一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