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托班积分方案(2 / 3)
连续3天准时到校这个标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要是遇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
另外,对于忘带作业、课间奔跑、破坏公物这些黑点触规则,抵消机制是2个红点可消除1个黑点,你们觉得这个比例合适吗?
张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我们觉得这个比例既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又给他们提供了改正的机会。
但有时候孩子可能因为一次小失误得了黑点,要攒2个红点去抵消会有点困难,会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呢?
李教授(思考片刻后回答):可以考虑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孩子有明显的认错态度和改正行为,适当降低抵消红点的数量。
或者设置一些小任务,完成后也能抵消黑点,这样能让孩子更有信心去改正错误。
再说说这个进阶激励体系,成就徽章系统每攒满1页(5红点)解锁贴纸徽章,分为铜银金级,这个设计很有层次感,能让孩子有持续的成就感。
那团队积分榜是怎么具体操作的呢?
赵老师(详细地介绍):我们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周统计小组的总积分。
积分来源就是小组内每个成员获得的红点,减去黑点。
周冠军组全员+1红点,这样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李教授(肯定地说):这个思路非常好,团队合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要。
还有特权兑换,10红点可兑换「一日小班长」或「课间点歌权」,这些特权对小朋友来说很有吸引力。
不过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这些特权。
说到执行细节,使用定制日期章,由教师控制,红印台加光敏油墨防篡改,这个措施很到位,能保证积分记录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那教室设置的「能量加油站」墙面,具体是怎么展示个人进度的呢?
孙老师(兴致勃勃地解释):我们在墙上贴了每个孩子的名字,然后用彩色磁贴代表红点和黑点。
这样大家在教室里就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积分进度,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
李教授(笑着说):这个可视化的方式很好,能让孩子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表现,也能激他们的竞争意识。
还有弹性机制,新生月享「双倍红点周」,期末月开启「黑点赦免日」,这两个设计很人性化。
新生月双倍红点,能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学校生活,感受到积极行为带来的奖励;期末月黑点赦免日,能减轻孩子们期末的压力,同时也给那些平时有小失误的孩子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那在创新积分场景方面,你们是怎么想到跨学科联动、社会实践和情绪管理这些方向的呢?
王老师(自豪地说):我们就是想让积分体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表现和常规行为,而是能全面涵盖孩子的成长。
跨学科联动能鼓励孩子们在不同学科挥特长,像美术课作品入选走廊展览、数学算挑战赛前三名都能得红点;社会实践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带废旧电池到回收站、教家人垃圾分类拍照记录也能获得奖励;情绪管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使用情绪角平静下来、主动道歉化解矛盾都值得鼓励。
李教授(竖起大拇指):这些创新积分场景设计得非常好,全面地关注到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执行建议方面,每月举办「积分故事会」让学生分享得红点经历,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能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那每学期末开展「黑点转化营」,通过公益活动消除累计黑点,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张老师(认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