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上班均衡(2 / 3)

加入书签

太对了,我现在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很严重,可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调整,您快帮帮我吧。”

大师微笑着安慰我道:“施主莫急,我们一同来寻找优化之法。

先,不妨调整一下通勤与运动的结合方式。

在上班日,你可以选择骑行通勤,5公里的单程骑行,按照每小时12公里的度,大概需要25分钟,这样往返就有50分钟了。

如此一来,既完成了通勤,又满足了全天的有氧需求。”

我眼睛一亮,兴奋地说:“这个方法好啊,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下班后专门运动的负担,还能保护关节。

不过,大师,如果我还是想保留跑步,有没有什么替代方案呢?”

大师点点头,说道:“若你实在想保留跑步,那可以改为每周2-3次的间歇跑。

比如,先进行1分钟的冲刺跑,再接着1分钟的慢跑,如此交替进行。

这样既能保持跑步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又能减少每日的负荷,降低对关节的损伤风险。”

我连忙记录下来,又问道:“那在运动类型的分配上,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大师?”

大师耐心地讲解道:“在上班日,你就采用骑行通勤往返50分钟,这属于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可持续性很强。

到了非上班日,哑铃训练增加到20分钟,进行全身循环训练,再搭配15分钟的帕梅拉训练。

这样就能强化力量,有效提升代谢率。

另外,每周安排1天专门用来休息,这一天可以做30分钟的瑜伽或者拉伸运动,帮助放松肌肉,预防劳损。”

我疑惑地问:“大师,为什么要这样重新分配运动类型呢?这里面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大师娓娓道来:“先说这关节保护。

有研究显示,高频跑步,也就是每周过4次,会使下肢损伤风险增加,这可是《britishj0urna10fsp0rtsdie》上的研究成果。

用骑行替代部分跑步,能大大降低这种风险。

再说力量训练效率,仅仅10分钟的哑铃训练,最多只能维持肌力,想要触肌肥大效应,也就是实现真正的增肌,训练时间需要20分钟以上,美国运动医学会就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力量训练。

还有那帕梅拉hiit,它的过量氧耗效应可持续24-48小时,燃脂效果显着,但要注意搭配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大概是每千克体重每天16克,这样才能支持肌肉修复。”

我恍然大悟,又问:“大师,那具体的执行模板是怎样的呢?我怕自己还是把握不好。”

大师详细地说道:“周一至周五上班日,早晨骑行25分钟到公司,傍晚再骑行25分钟回家。

晚间呢,用泡沫轴放松大腿和小腿10分钟,帮助缓解肌肉疲劳。

到了周六,进行高强度训练,先进行20分钟的哑铃全身训练,动作可以选择深蹲、推举、划船这些复合动作,10分钟完成3组,每组8-12次,这样能有效提升训练效率;接着再做15分钟的帕梅拉hiit,侧重核心和臀腿训练。

周日是恢复日,进行30分钟的瑜伽或拉伸运动,再去散散步,20分钟左右即可。”

我认真地记录着,大师又叮嘱道:“施主,还有几点关键提醒你一定要牢记。

若你此前并无运动习惯,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先从每周3天骑行、2天力量训练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

跑步时一定要穿上具有良好缓冲性能的跑鞋,骑行时要调整座垫高度,到腿微曲的位置最为合适。

另外,运动后30分钟内,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像鸡蛋、蛋白粉都可以,再搭配一些碳水化合物,比如香蕉,这样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