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陈动的儿子最棒了(3 / 4)
的,拿了个小奖。
&0t;
很快,陈明得奖的消息传遍了全村。
有人真心祝贺,更多的人则酸溜溜地说风凉话。
&0t;县里的比赛算什么?有本事去省里比啊!
&0t;
&0t;现在得意太早,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0t;
&0t;老陈家祖坟冒青烟了?可惜啊,冒错了方向。
&0t;
这些话传到陈动耳朵里,他只是笑笑,转头对儿子说:&0t;明明,别人越是这样说,你越要争气。
&0t;
小升初考试,陈明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初中。
榜那天,陈动买了挂鞭炮在院子里放,惹得邻居都来看热闹。
&0t;老陈,至于吗?不就是个初中。
&0t;村支书的儿子叼着烟,阴阳怪气地说。
陈动不理会,把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装进早就准备好的玻璃相框,挂在奖状墙的正中央:&0t;至于,怎么不至于?这是我陈动的儿子考的!
&0t;
初中开学前,陈动带着儿子去了趟镇上,给他买了身新衣服和一个帆布书包,花了将近一百块钱。
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巨款,但陈动掏钱时眼睛都没眨一下。
&0t;爹,太贵了,我不要新的。
&0t;陈明看着父亲数钱时颤抖的手,心里难受极了。
&0t;胡说!
&0t;陈动板起脸,&0t;去县里读书不能让人看不起。
记住,咱人穷志不短。
&0t;
开学那天,陈动借了辆拖拉机送儿子去学校。
看着儿子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走进校门的背影,这个饱经风霜的农村汉子蹲在马路边哭得像个孩子。
初中生活比小学艰苦得多。
陈明住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为了省车费,他经常走三十里山路回家。
学校的伙食费对陈家来说是个沉重负担,陈动不得不去更远的建筑工地打工,而张秀英则接了些缝补的活计,常常做到深夜。
但陈明的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
每次月考后,他都会把成绩单和奖状仔细收好,周末带回家。
而陈动总会第一时间把新奖状贴在墙上,然后站在那儿看很久,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初二那年冬天,陈明参加全省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被邀请去省城领奖。
这是陈家第一个走出县城的人,消息传开后,村里炸开了锅。
&0t;听说老陈家的儿子要去省城了!
&0t;
&0t;真的假的?就他们家那穷酸样?&0t;
&0t;骗你干啥,我闺女跟他一个学校,说校长亲自宣布的。
&0t;
陈动听到这些议论,腰杆挺得更直了。
他去信用社贷了五百块钱,给儿子买了身西装和一双皮鞋。
&0t;爹,用不着这么好的衣服。
&0t;陈明试穿时手足无措,生怕弄皱了新衣服。
&0t;怎么用不着?&0t;陈动帮儿子整理领子,&0t;我儿子去省城,不能让人小瞧了。
&0t;
出前一晚,张秀英把儿子的衣服一件件熨平,又煮了十个鸡蛋塞进他的背包:&0t;路上吃,别饿着。
&0t;
第二天一早,全村人都来看热闹。
陈明穿着笔挺的西装,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上了去县城的早班车。
陈动站在车窗外,最后叮嘱道:&0t;明明,到了省城别怕,你比谁都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