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不要给别人东西(2 / 3)
;她减肥期间,我总塞给她零食,是因为“我觉得饿肚子不好”
。
这些“我觉得”
,其实都是对别人边界的侵犯。
刚才路过她工位,看到她正跟行政部的李姐说:“我昨天终于把那盆向日葵移到窗台了,花粉弄得我打喷嚏。”
李姐笑着说:“他也是好心,就是没分寸。”
“没分寸”
三个字,比昨天她冲我喊的任何话都扎心。
三、关系是减法,不是加法
下午整理抽屉,翻出一堆“没送出去”
的东西:给前台小妹买的润喉糖(她不喜欢薄荷味),给隔壁组老郑带的茶叶(他只喝咖啡),甚至还有去年给林薇孩子买的绘本(她说“我家孩子不爱看书”
)。
这些东西堆在角落,像一座座小小的纪念碑,纪念着我那些“热情过头”
的时刻。
刚来公司时,总怕跟同事处不好。
听人说“礼多人不怪”
,就学着给大家带小礼物;看职场攻略说“主动帮忙能拉近距离”
,就见谁有麻烦都想凑上去。
可越想拉近关系,反而离得越远。
上次团建,我主动给大家买水,特意记住每个人的喜好:张姐要常温的红茶,老郑要冰美式,林薇要气泡水。
结果拎着七八瓶水跑回来,张姐说“我刚买了”
,老郑说“今天不想喝冰的”
,只有林薇接了水,却没说谢谢。
那天我坐在大巴后排,看着窗外掠过的树影,第一次觉得累。
原来维持关系像握沙子,握得越紧,漏得越快。
林薇说“关系是双向的”
,真是一点没错。
她从没主动给过我东西,其实早就用行动划清了界限:我们只是普通同事,没必要走太近。
是我非要一次次往前凑,把“客气”
当成了“亲近”
。
就像她昨天说的:“你给一次是礼貌,给十次就是负担。”
我总以为“多给点”
能焐热关系,却忘了有些人就喜欢保持距离。
四、不越界,是最基本的尊重
下班前,我把抽屉里那些没送出去的东西打包,扔进了楼下的捐赠箱。
薄荷糖、薯片、绘本……每拿出一样,心里就轻松一点。
给林薇了条消息:“昨天的事,对不起。
以后不会再随便给你东西了,也不会多问私事。
之前给你添麻烦了。”
她很快回了个“没事”
,后面加了个握手的表情。
收拾东西时,看到桌角的绿萝,是上个月林薇养死了,我捡回来救活的。
当时她随口说“没想到你还会养花”
,我差点又说“那我再给你带一盆”
。
幸好这次忍住了。
想起刚工作时,我妈总说:“到了新地方,嘴甜一点,手勤一点,别让人觉得你不懂事。”
这些年我一直照着做,却慢慢忘了:勤,也得有个度。
同事加班没吃饭,问一句“要不要帮你带点什么”
,是体贴;没问就直接买回来,是负担。
朋友说最近缺钱,问一句“要不要周转一下”
,是情谊;没问就把钱转过去,是冒犯。
“别人开口要了再给”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克制。
克制自己的“表现欲”
,克制“被需要”
的渴望,克制那些想通过付出换来认可的小心思。
锁办公室门的时候,看到林薇也在收拾东西。
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