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重新排序(1 / 2)
亲爱的现在的我:
见字时,你大概正对着那张写满计划的清单呆吧?笔尖还悬在“抖音”
那一行的上方,犹豫着要不要把它再往后挪一格——我太熟悉这个动作了,就像熟悉你每天清晨对着体重秤弯腰时的认真,熟悉你盘腿冥想时指尖轻轻搭在膝盖上的弧度,更熟悉你把“写英语”
三个字圈了又圈的执着。
你知道吗?此刻的我坐在三年后的书桌前,看着墙上那张被你贴了又补、补了又贴的计划清单复印件,突然想穿过时光抱抱你。
不是因为你后来真的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也不是因为你英语笔记攒成了厚厚的一摞,而是因为你此刻正做着一件最了不起的事:像搭积木一样,一点点搭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系统。
还记得你第一次调整计划的样子吗?那天你现“称体重”
总让你过分焦虑,索性把它从清单顶端划掉,看着后面的项目一个个往前挪位,像排队的小火车突然换了顺序,你对着清单笑出了声。
那时你还不知道,这种“敢推翻重来”
的勇气,正是系统思维的第一块砖。
生活从来不是固定的轨道,是你手里的面团,敢揉敢捏,才能做出合心意的形状。
你总说自己喜欢“排顺序”
,可在我看来,你排的哪里是顺序,是给生活安了个指南针啊。
把“冥想”
放在第二位时,你说想让每天有段时间“清空大脑”
,后来我才现,那段清晨的十分钟,像给你心里装了个过滤器,再乱的日子都能滤出点清透来。
有次你教资模拟考砸了,回到家没像以前那样摔笔,而是坐下来冥想了十五分钟,再抬头时眼里的雾就散了——你看,你埋下的伏笔,早就悄悄在帮你了。
最让我想笑又想夸你的,是你跟抖音的“拉锯战”
。
明明知道刷起来就停不下来,偏要给它在计划里留个位置,还严格规定“只能在学完两科后打开”
。
有天你学完教资和英语,刚想点开app,突然想起“读书”
还没完成,愣是把手机塞回抽屉里。
那天你在日记里写“原来忍住一次,心里会这么亮”
,我现在读着,还能摸到字里行间的雀跃。
你哪是在跟抖音较劲啊,是在跟自己的惰性拔河,而且每次你都悄悄往“自律”
那边挪了挪脚。
你总念叨“一天学四五个小时,像上了条”
,可你没现吗?那些被分割成一个个20分钟的碎片,早就被你串成了项链。
教资课上记的笔记,后来成了你面试时脱口而出的案例;英语本上的错题,慢慢变成了你跟外国朋友聊天时的底气;就连那本被你翻得卷了角的书,里面的句子都悄悄住进了你的谈吐里。
你以为自己在硬撑,其实是在扎根——就像树在土里使劲时,谁也看不见它的根须,但春风一吹,枝叶自然就绿了。
有次你跟我说“感觉没什么娱乐时间”
,语气里带着点委屈,可眼里的光却没灭。
我想告诉你,真正的充实从来不是把时间填满,是让每一分钟都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你现在做的,就是给时间安上方向盘啊。
那些被你用来背教资考点的傍晚,那些对着英语单词卡皱眉的清晨,看似是重复的枯燥,其实是在训练自己“把大目标拆成小步骤”
的能力——这就是系统思维啊,你早就走在通往它的路上了。
你还记得吗?有天晚上你学完最后一节教资课,已经十一点了,却突然想整理计划清单。
你把“英语”
和“教资”
的顺序换了换,在旁边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