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上午(1 / 3)
写给2025年8月26日的自己:从一剪短开始,把日子过成精准的刻度
今天站在镜子前,看着理师手中的剪刀落下,一缕缕头轻轻飘落在围布上时,我忽然觉得心里某个一直紧绷的角落,跟着松快了些。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剪,更像是一场无声的仪式——我在亲手剪掉那些缠绕心头的“分散”
,剪掉那些让精力像漏沙一样流失的“杂念”
,从梢开始,给自己一个重新聚焦的。
你看,镜子里那个头清爽的自己,多了几分利落,少了几分拖沓,这不正像你今天暗下决心要过的日子吗?过去太久,你总习惯把自己的精力掰成好几份,工作时想着没看完的学习视频,学习时惦记着没回复的工作消息,就连休息时也忍不住刷着手机,担心错过什么重要的事。
结果呢?工作没做到尽善尽美,学习没吸收到核心知识,休息也没能真正放松身心,最后只留下一身疲惫和“什么都没做好”
的焦虑。
就像手里攥着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想抓住的越多,流失得反而越快,到最后摊开手心,只剩下空空的失落。
但今天不一样了,你主动剪断了那些不必要的牵绊,也该学着剪断那些“想太多没用的事”
。
你要记得,人的精力就像一盏灯的电量,总不能同时照亮所有方向——想把光分给工作,就要暂时关掉“学习的开关”
,让思绪专注在眼前的报表、会议和待办清单上;想把光投向学习,就要按下“工作的暂停键”
,让注意力聚焦在书本的文字、课程的逻辑和需要掌握的技能上;想让光温暖自己、好好休息,就要关掉所有“任务的提醒”
,让身体和大脑都泡在无目的的松弛里,哪怕只是会儿呆、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吃一顿慢慢咀嚼的饭。
工作时就做“工作里的自己”
,把所有注意力都扎进当下的事务里。
比如写报告时,就关掉手机的消息通知,把桌面清理得只留下需要的文档,让自己沉浸在“怎么把数据梳理得更清晰”
“怎么把观点表达得更准确”
的思考里。
别再一边写报告一边刷朋友圈,也别再担心“万一有紧急消息没看到怎么办”
——真正紧急的事,总会有办法找到你;而那些不紧急的消息,等你专注完成手头的工作再回复,反而能更从容、更周全。
你要知道,“高效的专注”
远比“低效的忙碌”
更有价值,当你全身心投入工作时,不仅能更快完成任务,还能在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比“同时做很多事”
带来的虚浮满足感,扎实得多。
学习时就做“学习里的自己”
,把大脑调成“沉浸式模式”
。
比如看专业课程时,就准备好笔记本和笔,跟着老师的思路随时记录重点,遇到不懂的地方先标记下来,等一个章节结束再回头梳理,而不是刚听到一个疑问就立刻停下来查资料,打断整个学习的节奏。
别再学习时想着“今天的工作是不是还有遗漏”
,也别再纠结“学这个到底有没有用”
——知识从来不会白学,你现在花在学习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积累底气。
就像攒积木,今天多学一个知识点,明天多掌握一个技能,慢慢的,就能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能力体系。
而这份专注,会让你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也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看过就忘”
的无效学习。
休息时就做“休息里的自己”
,把“必须要做什么”
的执念暂时放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