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下午(3 / 4)
竞赛”
。
现在的我,学会了“简单点”
。
朋友说“我失恋了”
,我就说“抱抱你,我请你吃冰淇淋”
,而不是说“我早说过他不适合你”
;同事说“这个任务好难”
,我就说“确实不容易,需要帮忙喊我”
,而不是说“你应该先做个计划表”
。
你知道吗?大多数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解决方案”
,而是“被看见”
“被理解”
。
你当年总觉得“和人打交道很累”
,其实是你把“大脑”
摆错了位置。
聊天不是解数学题,不需要逻辑严密;交朋友不是做项目,不需要性价比分析。
就像你后来认识的老李,一个开书店的老头,你们每次见面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晒太阳,他说他年轻时候去西藏的故事,你说你最近画砸了的画,不用动脑子想“该说什么”
,也不用怕“说错了什么”
,反而成了最舒服的朋友。
用“心”
去感受,比用“脑”
去分析,更能抵达人与人之间的本质。
别人笑的时候,你跟着笑就好,不用想“他是不是真的开心”
;别人难过的时候,你递张纸巾就好,不用急着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
当你放下“分析模式”
,会现和世界打交道,其实像摸小猫的毛一样简单,顺着它的纹路来,它就会乖乖蹭你的手。
五、把时间还给“自己感兴趣的事”
,那是灵魂的自留地
你当年总说“等有空了,就去学吉他”
“等不忙了,就去旅行”
,结果“有空”
成了永远的空头支票。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给别人改方案里,在听同事吐槽里,在帮亲戚抢票里,在那些“不得不做”
“不好意思拒绝”
的事情里。
十年后的你,终于学会了“时间私有化”
。
每周三晚上雷打不动是“画画时间”
,谁约都不去;每年生日那天,一个人背包去一个陌生的小城,不朋友圈,不拍打卡照,就只是走走路,看看云。
你开始明白,人这一辈子,总得有点“只属于自己”
的东西,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有用,只是因为“我喜欢”
。
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收集的那些邮票吗?后来为了给弟弟买游戏机,被你妈逼着卖掉了,你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晚上。
现在的我,重新开始集邮,不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而是喜欢那种“一张小小的纸,藏着一个世界”
的感觉。
每次对着邮票呆,大脑都像在度假,没有kpi,没有dead1e,只有纯粹的欢喜。
当你把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
上,会现大脑其实很“懂事”
。
它不会再因为“没做什么”
而焦虑,也不会再因为“做得不够好”
而自责,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意义,不需要用“有用”
“没用”
来衡量。
就像你现在可能觉得“我哪有时间干这些”
,但十年后的你会告诉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愿意挤,总会有的,关键是你愿不愿意把挤出来的水,浇在自己的“自留地”
里。
六、最后的话:慢慢来,反正我们还有十年
写到这里,窗外的银杏叶落得更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