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信息敏感度(1 / 3)

加入书签

周五下午,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在木质桌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林薇端起面前的拿铁,刚抿了一口,就看见好友张鹏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把手机往桌上一放,一脸“我早就说过”

的表情。

“我说薇薇,你每天还坚持看新闻呢?”

张鹏拉开椅子坐下,拿起菜单挥了挥,“你看今天热搜上那点事儿,不是明星八卦就是家长里短,看完除了浪费时间,有啥用?我上周看了个政策解读,转头就忘了,还不如刷会儿短视频来得放松。”

林薇放下咖啡杯,笑了笑:“你这话说得,好像新闻就是为了让你记住似的。

我问你,你还记得咱们小区门口上个月新开的那家社区医院不?”

张鹏愣了一下,点头:“记得啊,就在市旁边,怎么了?”

“你知道它为什么开在那儿吗?”

林薇又问,“还有,你知道去那儿看病,医保能报销多少不?”

张鹏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这我还真不知道,我身体好,平时也不去医院。”

“这就是了。”

林薇身体微微前倾,“我上个月看本地新闻,说市里要推进‘15分钟医疗圈’,要求每个社区都得有标准化的社区医院,而且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了70。

你想想,要是以后你家孩子有点头疼脑热,不用再去大医院排队,家门口就能看,还能报销一大半,省不省事?”

张鹏眼睛亮了一下:“真的假的?那确实方便多了!

我还以为社区医院就只能看个感冒呢。”

“这就是信息的价值啊。”

林薇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你不是觉得新闻没用吗?是因为你只看到了‘明星八卦’,没看到这些跟你生活息息相关的‘干货’。

咱们看新闻,不是为了记住所有事,而是为了保持‘信息敏感度’——知道社会在生什么,政策在怎么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生活,甚至孩子的教育。”

张鹏皱了皱眉,还是有点不认同:“可我每天上班都够累了,下班只想瘫着,哪有精力去筛选这些‘干货’?再说了,就算知道了,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有啥用?”

“你错了,‘知道’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林薇从包里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新闻app,“你看,上周有条新闻,说咱们市要优化学区划分,明年开始实行‘多校划片’。

你家孩子不是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吗?要是你不提前知道这个政策,还一门心思盯着那所热门小学的学区房,到时候政策一变,房子买了,孩子却上不了,那损失就大了。”

张鹏的脸色瞬间变了,他赶紧凑过来看林薇的手机:“真的?多校划片是啥意思?是不是买了学区房也不一定能上心仪的学校了?”

“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区可能对应好几所学校,电脑随机分配。”

林薇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要保持信息敏感度——不是让你去预测未来,而是让你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踩坑。

就像你炒股一样,你不得关注市场动态、政策风向吗?生活也是一样,信息就是你的‘导航’,能帮你少走弯路。”

张鹏沉默了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

但我还是觉得,每天那么多新闻,五花八门的,怎么才能快找到那些‘有用’的信息啊?我上次看了个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新闻,看了半天没看懂,最后还是算了。”

“这就是方法的问题了。”

林薇笑了笑,“你不用把自己当成新闻记者,非要把每条新闻都研究透。

我给你总结了几个小技巧,你照着做就行。”

她拿起桌上的纸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