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永久庇护所构想(3 / 5)

加入书签

断的在脑海中认真地规划,自己究竟要建一个怎样的庇护所,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冰封的冬天。

    第四天。

     清晨的阳光刚刚刺破海平面,林予安已经结束了他的检查陷阱的晨练,又是没有陷阱触发的一天。

    他吃了一顿由温热贻贝肉组成的简单早餐,现在的身体充满了能量,精神也高度集中。

    今天的任务非常明确,拆解缆绳,并为即将开始的庇护所建设,准备第一批最基础的材料。

    他走到那块晾晒着缆绳的岩石旁,经过一夜乾燥海风的吹拂,缆绳表面的水分已经蒸发得差不多了,摸起来乾燥而坚硬。

    先将缆绳完整地平铺在地上,戴上手套,仔细地观察着它的结构。

    这是一种经典的三股尼龙缆绳,每一股又由数十根更细的纤维丝紧密拧合而成。

    在末端,还能看到被热切割后融化的丶防止散开的痕迹。

    「要拆解它,不能用蛮力。」他对着镜头,用手指捻起一根独立的纤维丝。

    「这些尼龙纤维非常坚韧,但它们的弱点是怕被单独挑断,我的目标,是在不破坏大部分纤维长度的前提下,找到它的『解离点』。」

    他选择在缆绳磨损最严重的一处,用那把大马士革猎刀的刀尖,像做给猎物剥皮一样认真,一根一根地挑断最外层的几股纤维。

    当切口足够大时,他便能清晰地看到内部三股主绳的缠绕结构。

    他找到了其中一股的末端,然后开始了他精细又耗时的拆解工作。

    他的动作像一个耐心的手工艺人,逆着缆绳拧合的方向,一圈又一圈地将那些紧密的绳股解开分离。

    这个过程很枯燥,需要极大的耐心,尼龙纤维因为长时间的受力变形,已经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稍一松手,它们就想重新拧合回去。

    林予安只能用膝盖压住一端,双手并用,一点一点地拆分这些顽固的纤维绳。

    每一次成功地分离出一根完整细绳,都会让他产生成就感!

    最终,在耗费了近一个小时后,那段两米多长的粗缆绳,被他完美地拆解成了十二根更细但依旧坚韧的独立绳索,总长度超过了三十米。

    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立刻开始挖掘地基。

    在动工之前,他必须先将主要的建筑材料,木材和苔藓,运输到施工点附近,完成备料阶段。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那把锋利斧子,和三角锯,然后大步走进了那片近在咫尺的云杉林。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寻找已经死去的丶但树干依然直立的站立枯木。

    他很快就锁定了一棵目标,那是一棵直径约二十厘米的云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