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古林遗秘藏线索,巫蛊残卷引新途(1 / 6)
森林里的阳光透过枝叶间隙,在青石板小径上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与湿润的泥土气息。这股鲜活的生机,与不久前地宫中的阴冷、肃杀形成了极致的反差,让众人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项羽凡靠在一棵粗壮的古树上,抬手抹了把额角的冷汗,佩剑 “苍澜” 还插在腰间,剑鞘上沾染的地宫尘土尚未褪去。他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森林,喉结动了动,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没想到…… 还能再见到太阳。” 秦末那几年,他见惯了刀光剑影、生死离别,可方才在地宫直面秦始皇阴魂时的压迫感,却比当年巨鹿之战的千军万马更让人心悸 —— 那是跨越千年的帝王威严,是连死亡都无法磨灭的统治意志。
黑虎蹲在地上,双手用力揉搓着脸,试图驱散残留的疲惫。他粗声粗气地说道:“那地宫太邪门了!那些玄甲卫阴魂,拳头打上去跟穿过空气似的,要不是诸葛小哥的阳火符,咱们今儿个都得交代在那儿!” 说罢,他还后怕地拍了拍胸口,铠甲上的铜片发出 “叮叮” 的轻响。
诸葛家少主坐在一块光滑的青石上,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方才使用 “镇龙符” 消耗了他太多心神,此刻指尖还残留着符纸燃烧后的温热触感。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几张叠得整齐的符纸,只是数量比之前少了大半。“‘镇龙符’是祖父临终前交给我的,整个诸葛家仅此一张,这次用了,短时间内再遇到强阴邪之物,咱们就少了层保障。” 他声音轻缓,目光却扫过众人,“不过好在我们从地宫出来时,青铜棺椁裂开的缝隙里,我看清了传国玉玺的样式 —— 印纽是螭虎形,印面除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边缘还刻着细微的云纹,这与《史记》中记载的‘秦玺,以蓝田玉为之,螭虎纽’完全吻合。”
“传国玉玺……” 刘家老祖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诸葛家少主身边,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那可是历代帝王争夺的至宝啊!当年楚汉相争,刘邦入咸阳,子婴献玺,后来王莽篡汉,太后掷玺,玺角崩缺,用金镶补…… 若是能找到它,不仅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更能解开不少历史谜团。” 他顿了顿,又叹了口气,“只可惜当时地宫崩塌得太急,没能把它带出来。”
墨教授蹲在青石板旁,手指轻轻拂过石板上的纹路,忽然眼前一亮:“你们看这石板!” 众人闻声围了过去,只见他指尖所指的位置,青石板表面刻着一道极浅的纹路,纹路走势蜿蜒,像是一条小蛇,而在纹路尽头,还刻着一个小小的 “巫” 字。“这纹路…… 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倒像是人为刻上去的。而且这个‘巫’字,笔画风格古朴,有点像先秦时期的甲骨文!”
杨教授也凑了过来,从背包里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纹路和文字:“墨老说得对!你看这‘巫’字的结构,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一竖贯通天地,两侧的撇捺像是巫者的手臂,这正是甲骨文‘巫’字的典型写法!而且这青石板小径,我们之前进来时只觉得是普通的引路石,现在看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 这些石板上,说不定藏着其他线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