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龙渊余震寻生路,楼兰秘道探古墓(2 / 4)

加入书签

道的规模与设计来看,确实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嬴扶苏虽然是秦室子弟,却比秦始皇更懂‘留后路’的道理。只可惜他的后代子孙,却走上了用蛊毒与暴力争夺玉玺的歪路。” 他瞥了一眼被捆在一旁的白袍男子,对方闻言,头埋得更低了。

    半个时辰后,一艘简陋却坚固的木筏终于造好了。众人小心翼翼地将木筏推下河,搀扶着刘家老祖登上木筏。诸葛家少主手持玉玺,站在木筏前端 —— 玉玺的光芒不仅能照亮前方的水路,还能驱散暗河中可能存在的毒虫。

    木筏顺着暗河缓缓漂流,河水清澈,能看到水下游动的小鱼。小张打开地质探测仪,不时报出数据:“目前水深三米,水流速度平缓,前方没有暗礁,大家可以放心。”

    不知漂流了多久,前方忽然传来微弱的光亮。众人精神一振,加快木筏的速度。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光亮越来越清晰 —— 那是暗河的出口!出口位于一处断崖下,外面正是罗布泊的戈壁滩。

    众人将木筏停靠在岸边,登上戈壁滩。此时已是深夜,天空中繁星密布,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芒。扎西大叔指着远处的一座土丘:“那座土丘叫‘楼兰台’,是楼兰古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楼兰遗址就在楼兰台的西北方向,我们明天一早就可以出发。”

    众人在断崖下搭起帐篷,轮流守夜。诸葛家少主负责第一班岗,他坐在帐篷外,看着掌心的传国玉玺。玺身的螭虎印纽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与他交流。他忽然想起在地宫看到的壁画 —— 嬴扶苏带领族人西迁时,手中也握着一枚类似的玉玺,只是那枚玉玺的印纽是玄鸟形,而非螭虎形。

    “难道传国玉玺还有‘分身’?” 诸葛家少主心中疑惑,他仔细观察玺身,发现玺底除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篆字外,还有一个微小的 “渊” 字 —— 这是龙渊阁的标记。“看来这枚玉玺确实是嬴扶苏从秦始皇手中接过的真玺,而玄鸟形玉玺,可能是他为自己的族人打造的‘族玺’。”

    第二日清晨,众人收拾行装,朝着楼兰遗址出发。戈壁滩上的风很大,卷起的黄沙打在脸上生疼。小张背着地质探测仪,不时提醒众人避开流沙区:“前方一公里处有大面积流沙,大家跟紧我,沿着我标记的路线走。”

    走了约莫三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楼兰遗址的轮廓 —— 一座座残破的佛塔、城墙从黄沙中露出,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遗址中央有一座巨大的土台,土台上刻着楼兰古国的文字,正是巫清瑶所说的 “祭天台”。

    “祭天台上应该有楼兰雪莲!” 巫清瑶指着土台顶端,“我能感受到那里有浓郁的草药气息,还有微弱的蛊虫波动 —— 沙蛊的巢穴,恐怕就在祭天台下面!”

    众人刚靠近祭天台,脚下的黄沙忽然开始翻动,无数黑色的虫子从沙中钻出,朝着众人爬来 —— 它们通体漆黑,长着一对透明的翅膀,身体两侧有细密的绒毛,正是沙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