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活该(三)(3 / 4)

加入书签

好的佛经收起来,等忌日那天一起烧了!

    可在收到董妃的时候,竟然发现董妃所抄写的佛经里面竟然有不少涂鸦!

    再仔细看的时候,发现其他的也都错漏百出!

    先皇是至孝之人,自然动怒。

    虽说董妃当时百般解释,这些并非自己所为。

    可先皇正在气头上,根本不愿听他解释,再加上当时边关吃紧,先皇全权交由齐皇后追查此事。

    此事落到了齐皇后的手里,她自然不会放过董妃。

    于是数日之后,她便禀告先皇,说董妃因为恃宠生娇,这些正是董妃所为。

    皇上大怒,原本按照齐太后的想法,是要将董妃直接处死。

    不过先皇还是有些不忍,便下旨将董妃逐出宫去!

    而严公公还觉得不解恨,就在董妃被赶出宫后,又派人洗劫了她的财物!

    这件事当初在京城也传得沸沸扬扬,不过,在齐皇后的袒护下,严公公并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在那一年得到了不少赏赐。

    那时候,高公公正是董妃宫里的总管,只可惜他这个总管总共也不过做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那时候,先皇忙于战事,也没有精力细究此事!

    事后虽说也有过怀疑,不过,齐皇后早就想好的说辞,所以都被搪塞了过去。

    其实,这一切自然都是齐皇后和严公公等人密谋所为。

    他们买通了董妃身边的一个宫女,在他们收取佛经的前一天,将董妃抄好的佛经调了包。

    不过,这个宫女事后也并没有能善终,为防走漏消息,严公公找了个机会将她杀了!

    其实,原本按照齐太后的意思,董妃身边的这些宫女太监应该全都处死。

    不过,在赵公公的说情之下,总算是都保住了性命。

    但是,有严公公在,他们经常都受到欺负。

    没过多久,李彧生母芳妃的总管太监告老还乡,那位高公公便在赵公公的“提携”下入了永和宫!

    因为芳妃素来不争,对下人极好,因此高公公也将赵公公视为恩人,因为有了赵公公自己才有了出头之日!

    又过了数年,便是十二年前的那次叛乱!

    后来,芳妃因为难产而死!

    起初,齐太后在诞下李承之前,因为李彧已经过继给了齐太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