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调兵(4 / 5)

加入书签

,黎雨竹还将那个下人的症状,把脉的情况以及她开的药方都记录了下来,显然是想等薛启堂回来之后再请教薛启堂。

    只是刚才被训斥之后,她也忘记提这件事了。

    薛启堂看过之后,虽然药方有些稚嫩,用药略微有些霸道,但诊治的方法还算得体。

    另外,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黎雨竹甚至已经将整个陈宅所有人的身体都已经检查了一遍,还将结果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尽管据薛启堂所知,其中还是有一些疏漏,但在这个年纪,接触医术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十分难得了。

    特别是黎雨竹为人亲和,身为官员之女,竟然愿意替陈宅的那些下人治病,因此,这也让薛启堂对她生出了爱才之心。

    不过,因为昨日回来一路舟车劳顿,薛启堂也只是简单指点了一番,便休息去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黎雨竹几乎一晚没睡,都在钻研薛启堂的指点。

    到了第二天一早,虽然已经十分困倦,但她还是向薛启堂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薛启堂对此十分满意,便提出了愿意收黎雨竹为徒,教她医术。

    陈安晏得知此事后也十分诧异。

    他将黎雨竹留在陈宅,原本只是想护住黎雨竹的性命。

    既然黎雨竹有学医之求,薛启堂也有收徒之意,他自然不会反对。

    提到收徒学医,陈安晏倒是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之前在陈宅修缮宅子的那些工匠。

    陈安晏对他们的手艺都十分满意,只是对于自己来说,眼下并没有要修缮的地方了,不过,他却想到了一个给他们安排差事的地方。

    之前他收到了从杭州传来的消息,说是医学堂办得十分成功。

    原本按照陈安晏的计划,来医学堂学医之人,至少得学三年时间才能开始问诊。

    但是,这第一批报名的实在太多,而且其中有许多原本就是医术还不错的大夫,他们之所以来医学堂,一方面是想要学一些他们之前不擅长的病症,另一方面则是,这里的药材齐全,他们能在这里做一些试验。

    因此,这医学堂办了才不过一年左右,已经有不少大夫返回他们的州县坐诊了。

    其他省份见了,也都上奏朝廷,要办这样的医学堂。

    这杭州的医学堂是陈安晏出钱出力,至于其他地方,自然得等朝廷的拨款了。

    其实,这样的拨款对于朝廷来说,算是一个投资,因为用不了几年,朝廷便能从这些医学堂中得到收益。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