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修文馆来了个年轻人(4 / 6)

加入书签

莫愁递过来一个册子:

    “凡入馆者,无论之前身份如何,都获封‘修文学士’,第一批入馆的,一共八人,算上董太师,才九人。”

    这么少?

    赵都安诧异,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意外。

    真正涉及大事的决议,除非是投票,否则从古至今,也都只是几个人的决断而已。

    他翻开册子,入目第一个名字:

    韩粥。

    马车摇晃。

    莫愁解释道:

    “这八人里,最重要的,便是前三个,这韩粥,乃是寒门出身的状元,在翰林院任职编撰,有第一才子美誉,诗词文章且不必说,都是小道,其人颇有智慧。

    这几年,虽未担任官职,却屡次外出各道,各府,甚至田间地头,观摩走访,其学识深被董太师欣赏。”

    第一才子么……

    赵都安又翻开第二页,看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王猷。

    莫愁说道:

    “这是礼部尚书家的公子,王家乃是大虞朝数百年的大族,门第显赫,王猷才学自不必说,父亲更是书画大家,只是……此人眼高于顶,颇有‘名士’脾气,为人高傲,且门第之见极深。”

    让我别得罪呗?大宗族门阀子弟?

    唉,看来贞宝想坐稳皇位,也需争取部分门阀的支持……赵都安默默记下。

    又翻开一页,笑道:

    “这名字倒是古怪,郭解元?解元不是科考乡试第一的名称么?”

    莫愁清咳一声,说道:

    “其父起名时,因当年自身科考,只得了乡试第二,引为遗憾,便起名希望儿子能中解元,而后来还真遂了心愿。”

    这么敷衍么……赵都安吐槽:

    “那应该起名叫郭状元,或者叫郭宰相?”

    莫愁沉默了下,说道:

    “他父亲确实想给他改名……好吧,这不重要。重点是,此人八面玲珑,见人先是三分笑,乃是个财政高手。”

    赵都安默默记下,又扫了余下五名青年才俊履历。

    出身各异,却都是读书人里,精英中的精英。

    群英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