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国公归来(4 / 5)

加入书签

都要憋死了。不知小弟今年武功长进了没有,回去可要试试他,对了,这段日子家里有没有写信来?”

    汤国公知道她问什么,悠悠道:

    “写了信,但没写什么要紧的。”

    汤昭愣了下,道:

    “还是没写和那个什么赵都安的事?”

    “没说,”汤国公神态淡然:

    “你也知道,你那弟弟的性子,遇到事总是自己拿主意,不愿在信里说,大概怕旁人非议,说他借了他老子的光。”

    父女在西平边关,只能通过信件得知京城家中情况,前几月便听说京城出了个赵阎王,极受女帝宠爱。

    几个月功夫,连升数级至四品,入神机营赴任与小公爷发生冲突,将小公爷一撸到底,赶出了营房,后来好像不知怎么的,小公爷又回去了。

    具体细节不为人所知。

    而家中送来的几封信,汤平对于自己遭遇的事也绝口不提,这反而加深了父女两个的怀疑,汤国公还好,向来秉持子女就该磨砺的态度,既然没出大事,也就没急着深究。

    汤昭却有点坐不住了,闻言一拍桌子,素面含霜:

    “小弟在乎面子,遇到事不想与家里说。但我可不能假装不知道!

    哪里来的什么小白脸,得宠了升官比中年男人房事还快?定是借着皇帝撑腰,进军营耍威风,否则小弟的性子,岂会与之为敌?老头子,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瘸了一条腿,蓄着络腮胡的汤国公顾左右而言他:

    “我将门虽不在意繁文缛节,但女子也该在意言辞,什么虎狼之词……”

    汤昭哼道:“你不说,那这事我自己解决,你莫要因顾忌皇帝想法要我忍气吞声就好。”

    看似和气,实则锋芒早已内敛的汤国公笑了笑,没吭声,却是默认了。

    好似在他看来,哪怕因为对付女帝宠臣,会惹来皇帝不快,乃至猜忌都并不重要。

    “我去收拾东西。”汤昭放话完毕,扭头就走。

    汤国公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眼纸上誊写的明诗《归塞曲》中“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一句,轻声嘀咕:

    “赵都安……”

    ……

    铁关道,拒北城。

    今日,城门大开,道路两旁大量官兵列队恭送安国公曹茂回京。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