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禀陛下,臣等不负所托,安国公曹茂上书请辞,愿移交兵权(4 / 9)

加入书签

期的实权国公亲自出面,势必比臣,乃至于陛下去说更恰当……陈国公答应出面,也是意识到了如今虞国局势,不想看到再起纷争。”

    赵都安说完这些,心头同样感慨。

    可以说,夺权曹茂,是他过往扳倒权臣中,最顺利的一次,但仔细想想,又不意外。

    因为在这场夺权中,曹茂几乎完全处于劣势。

    他若不回京,或许还会异常艰难,但从他回京那一刻起,就如踏入蛛网的飞虫.

    女帝、汤国公、陈国公、袁立、罗克敌……从各个方向,封锁绞杀。

    赵都安在其中,起到的最大作用,除了鼓动舆论,便是穿针引线,将各方势力联合起来,以发起雷霆一击。

    如此阵仗,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曹茂败的不快,反而才稀奇。

    而从另外角度看,一年前的赵都安,还是个只能狐假虎威,才能勉强调集人手,艰难扳倒强敌的小人物。

    可今时今日的他,早已实际上手握大权,合纵连横,这次能如此顺利,又何尝不是因为他地位早已不同与往日?

    “汤国公有心了,”徐贞观听完,亦颇受触动,自嘲般道:

    “若那些将领,皆如汤国公一般,朕又何愁江山不固?”

    赵都安迟疑了下,试探道:

    “那赵师雄……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提起这个名字,徐贞观美眸含煞,却终归还是深吸口气,缓缓道:

    “且安抚为上。”

    赵都安点头,并不意外。

    这是最好的办法,赵师雄不回来,就难以制衡,尤其曹茂解甲的消息传开后,赵师雄更不敢回来了。

    “慕王屡次拉拢赵师雄,如今只怕初见成效。”

    徐贞观叹息道:“虞国病重已久,不宜操刀过急,好歹如今解决了拒北城的风险,北方的燕山王便难以成隐患了。”

    赵都安想了想,说道:

    “汤国公与我透露,他这次之所以听到臣与小公爷的传言,乃是西平道的河间王透露;曹茂得知浪十八身份,虽尚未审问,当想必也与靖王,或燕山王有关。这帮人,还真是挑拨离间的高手。”

    徐贞观轻蔑道:“挑拨离间,终归是见不得台面的伎俩。”

    赵都安点点头,笑道:

    “不过,也多亏他们这一番挑拨,促使汤国公进一步倒向朝廷,曹茂提前跳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