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陛下容禀,臣有一计(大章)(6 / 10)

加入书签

;赵都安笑容灿烂:

    “臣回家后,与姨娘攀谈,得知前些日子,李彦辅当众询问臣的近况,除夕时也是他跳出来,这笔账也该算一算。若臣没猜错,因臣的‘死讯’,李党上下这段日子必是弹冠相庆。

    这时候,陛下若以泄愤为由,找茬打压李党,李彦辅大概率是不会反抗的,且整个李党内部也不会抗争……

    谁也不愿意得罪盛怒下,失去理智的陛下……何况,他们也会觉得,用损失些许利益,换臣一条命,是可以接受的。”

    徐贞观张了张嘴,对这家伙的“睚眦必报”和“阴损”有了更深的认知,她幽幽道:

    “你不会在筹划假死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这么干了吧?”

    “怎么会?臣也是不久前想到的。”赵都安理直气壮。

    徐贞观眼神狐疑,姑且信他:

    “……也好,朕就按你所说试一试。”

    赵都安满意颔首:“臣还有一件事……”

    “……”徐贞观眼神这次真的变化,连续两个“毒计”让她有点应激,实在怕这家伙又提出什么缺德手段。

    赵都安却正色道:“臣是觉得不对劲,陛下,你觉得庄孝成此人智谋如何?”

    “自然不俗。”

    “那就对了,臣回京路上一直在想,庄孝成既然提早就有了与臣同归于尽的计划,那以他的才智,必然也会提早安排,自己身死后,匡扶社的运转问题。”

    赵都安语气认真:

    “奉城一战,逆党损失惨重,但终归还有不少余孽盘踞。

    庄孝成只怕早已寻好了‘接班人’,在他死后,继续执掌社团,并且,他宁以身死为代价来杀臣,也意味着,他认为接班人足以弥补他的死亡带来的损失。”

    徐贞观一愣,陷入思索。

    经他提醒,女帝也意识到了这个盲点。

    赵都安问道:“陛下认为,匡扶社中,谁可能接班?”

    徐贞观思忖片刻,摇头道:

    “匡扶社中,名望足够,且能力足够执掌的,几乎没有第二个。

    齐遇春和任坤都无法胜任,至于简文的遗孀,文王妃性子软弱,朕那二皇兄留下的小世子,又太年幼,只作为旗帜存在。”

    赵都安说道:“所以,没人可以接班?”

    “不,你说得对,庄孝成不可能留下一个烂摊子,必然选好了接班人。”女帝站起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