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加封平乱大都督(5k)(5 / 8)

加入书签

’。”

    女帝重归京城的消息已传开,可想而知,如今各地造反的藩王应已转为了割据、占领、消化地盘的策略。

    而于朝廷而言,当务之急,乃是趁着那些地盘没有被藩王们彻底掌控,而予以反攻。

    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窗口,等藩王门彻底扎根,就不好罢拔除了。

    “如今,铁关道的燕山王被罗克敌率军挡在拒北城;河间王被汤国公牵制,遏制在西平道……最有威胁的,只剩下靖王与慕王两支叛军。

    二者一个吞掉了建成道,一个吞掉了云浮道,且两军各自占据半个淮水道,由薛神策领兵于临封道阻遏。

    而眼下京城危局已解,神机营、五军营,以及部分禁军当往临封道调集,配合薛神策,收复失地。”徐贞观冷静分析。

    “臣正想与陛下说这个,”赵都安也严肃了几分:

    “此次神机营大破青州军,如今士气如虹,正当南下,臣有意领军做这个先锋。”

    徐贞观沉默了下,身子不动,螓首扭转,点漆般的眸子盯着他:

    “靖王、慕王可都与恒王这土鸡瓦狗不同。你的火器的确厉害,但正如太师所言,乃是出其不意,如今恒王兵败,消息传开,他们自然会有所提防、应对。想复刻战果,已不可能。”

    赵都安咧嘴笑道:

    “我知道。所以,我也没打算凭借这点火器,真去做什么领兵打仗的将军,行军布阵这种事,我是个外行,让我打嘴炮可以,但真对上是不成的。”

    徐贞观愣了下:“那你为何……”

    “因为陛下需要。”赵都安认真道:

    “眼下临封前线,最急缺的既不是兵力,也不是火器,而是信心与信任。陛下回归,与青州兵大败的消息可以为前线提供信心,但陛下却难以对包括薛神策在内的那些前线武将予以足够的信任。

    同理,前线的将士们也要顾虑京师的看法,为了避免君臣嫌隙,许多决策,都必须用书信向京城请示……这一来一回,战机稍纵即逝,所以,陛下需要一个信得过,又有分量的人去前线坐镇督军。”

    作为一个两辈子的“文职人员”,赵都安对打仗一窍不通,但没见过猪,看过猪跑。

    他上辈子翻看一些“内战”的历史资料,对大系统内,指挥官与前线将士的信任问题,感触尤为深刻。

    尤其,是赵师雄、卫显宗、包括皇城内两个禁军指挥使叛乱的大背景下,女帝……以及整个朝廷,对于在外头领兵的那些将领的忠诚度,难免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藩王割据,联手围攻的大势下,如何能保证前线的将领不投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