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囚徒困境,三日博弈,传旨放人(5k)(6 / 8)

加入书签

p;  “自从赵大人去年做了那档子事后,他们就不敢行贿放人了。”

    哦,是了,上次我抓人骗他们行贿,然后用行贿罪把人扣了……赵都安叹息一声,这帮人不好骗啊。

    罪过罪过。

    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了……

    “那就派人拦在外头,谁敢硬闯就打。”赵都安不高兴地挥手,在椅子上给自己换了个面。

    一群官员在外头扛了一个上午,死活没进来,只好退去。

    然而下午的时候,赵都安被院墙外头嘈杂的骂声吵醒了。

    “外头什么人吵吵闹闹?”赵都安没好气地喊。

    这次轮到钱可柔小跑进来,小秘书鼓着腮,生着闷气:

    “大人,是国子监的学子,还有一些读书人,对了,囚犯家属也没走。

    这帮读书人正在骂咱们呢。还有很多百姓围观。声势太大,督公又躲起来了,没人敢强行去驱赶。”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整座朝堂,整个京城无数目光隔空盯着小小的梨花堂。

    政治倾轧之下,连诏衙的活阎王们都害怕了,愣是不敢冒头,生怕等尘埃落定后,被当做平息风波的牺牲品。

    “……”赵都安叹息一声:“算了,不必理会,老规矩,谁敢往里闯就打。”

    若在平时,他直接派人出去暴力驱赶即可。

    但正所谓人言可畏,赵都安的目的是肃清内奸,而不是将读书人群体推到反贼那边。

    出一口恶气,狠揍一群读书人很简单。

    但却会在这个节骨眼,让女帝的名声变差,不利于平叛。

    赵都安觉得,自己可以为了贞宝稍稍委屈一点,暂且不搭理这群叫嚣的书生。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

    然而,见他不理会,院墙外头的骂声越来越大。

    赵都安被吵的睡不着,索性出门,戴了顶帽子和面巾,带着几个亲信,从其他堂口后门溜出去,绕出衙门,藏在围观的百姓里,看热闹。

    只见梨花堂外头,一大群读书人面红耳赤,骂的风流倜傥,酣畅淋漓,舌灿莲花,争奇斗艳,不时爆出佳句,引得满堂彩。

    “好!”

    赵都安藏在人群里,拍手叫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