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华山聚义抗东瀛 檄文起处风云决(1 / 2)

加入书签

东瀛武士的刀光,三年来始终悬在中原武林头顶。

江南水榭的短刃偷袭、塞北荒原的马战对冲、华山之巅的刀剑对峙,三场恶斗各有胜负,却未分最终高下,只让跨域纷争像积薪般,越堆越旺。

这日清晨,十八匹快马如利箭穿云,直奔武当、少林、峨眉等名门正派。

东瀛信使玄衣佩剑,腰间银质“影流暗阁”

徽记刺眼,鎏金托盘上,深蓝色丝绸裹着的檄文边角烫银纹剑影,朱红封蜡印着樱花鬼刃——落款“千叶剑雄”

四字,笔锋如淬寒刃,让接檄文者指尖凉。

千叶剑雄,东瀛“鬼剑”

,影流暗阁阁主。

一手“影流千刃”

曾一夜挑翻关西七座武馆,十载未尝一败。

其檄文无半句虚言,字字带血:“中原东瀛,武途同源,纷争三载,高下未决。

邀中原百强榜诸英,下月十五华山封禅台,设‘百人榜对决’——不计生死,不避兵器,唯以实力论胜负,胜者登《武林风雨录》,败者认技不如!”

规则更凿得分明:双方按百强榜从第1oo名至第1名依次对战,每日五场,连赛二十日;影流暗阁百名高手,需有挑战三位中原武者的记录为凭;全程由中原“铁笔判官”

周鹤执裁,每招进退、关键招式皆详录,最终入《武林风雨录》新榜,公之天下。

消息炸响中原武林。

武当紫霄宫,七位道长围檄文议事。

清风道长捻珠蹙眉:“千叶诡谲,恐藏陷阱!”

玄真道长拍案而起:“三年来东瀛人偷袭镖队、屠戮村落,今敢邀公平对决,正是洗刷前耻之机!”

最终议定,派三位百强榜弟子先赴华山,探路备战。

少林寺藏经阁,主持方丈望“止戈为武”

匾额沉吟:“武本护生,非嗜杀。

然欺辱上门,避则失骨气。”

未明言支持,却默许罗汉堂座带百强榜弟子打磨“少林七十二绝技”

,罗汉拳刚劲、达摩剑沉稳,每招皆求极致——此战关乎中原颜面,无人敢怠。

江湖游侠更热血沸腾。

三日内,数千武者奔往华山。

山脚茶棚从三家增至二十家,酒旗招展间,茶客拍桌争论:“‘铁拳’李猛接了第1oo名战帖!

他爹去年伤于东瀛人,定要报仇!”

“孙无影上次败于高桥屠岳,憋半年练快‘左右连击拳’,这次或能翻盘!”

唐门、鬼谷等隐世门派亦派弟子携暗器、机关前往,明为观赛,暗防东瀛耍诈。

此时洛阳城郊,周鹤正整理孙无影与高桥屠岳的对战记录,狼毫沾墨未干。

接檄文见“公平公正”

四字,他眸色沉定——执掌“铁笔判官”

二十载,从未见此规模跨域对决。

这不仅是武运较量,更是对“武林公道”

的试炼。

当即铺纸挥毫,回函刚劲:“某必以公心执裁,记录每招进退,不偏不倚,不负武林所托!”

交信使时特意叮嘱:“亲手交千叶,让他知中原敢接战,便不怕花样!”

千里之外影流暗阁,千叶剑雄接回函时,正摩挲腰间“鬼刃”

剑鞘樱花纹已被血渍浸成暗红,抽剑寒光满堂,剑身鬼影扭曲。

“中原终有敢接战的骨头。”

他冷笑传令:“佐藤裂风、高桥屠岳等百人即刻启程,带足‘青风刀’‘崩岳枪’,输则勿归!”

十日间,华山脚下成武林聚集地。

中原营地,剑踪门先搭五十座营帐,赵惊鸿每日晨练“玉环步”

,流霜剑划空留白痕,锐响引武者驻足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