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太一道符(1 / 2)

加入书签

晨雾还未散尽,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已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云枫站在玉龙桥畔,望着工匠们将新采的五花石嵌入路面,石缝间特意留出的浅槽,正是采纳了老石匠老李的建议——既能快速排水,又能保留雨水滋养路边的马缨花。

不远处,几个纳西族妇女正将陶罐里的清泉水引入新修的沟渠。这\"一渠三用\"的设计源自药铺掌柜的主意:上游饮水,中游洗菜,下游浣衣,既延续了古城\"活水穿城\"的传统,又在街角加设了三个带盖的石缸,供路人取水时暂存器物。

北门外的荒地上,木匠们正按图纸搭建走马转角楼。檐角的悬鱼雕成了麦穗形状,替代了传统的火焰纹,这是采纳了粮行王老板的提议——既保留纳西建筑特色,又寓意五谷丰登。画师陈先生设计的东巴文木牌已挂上檐下,\"风调雨顺\"四个古拙文字被晨露浸得发亮。

最热闹的要数四方街改造现场。石匠们用錾子在新铺的石板上凿出细密纹路,防滑又耐磨;泥瓦匠则在墙角砌出月牙形的排水孔,孔眼雕成水龙吐珠的模样。这些细节里藏着二十多位原住民的智慧:卖粑粑的阿婆说雨天路滑要刻纹,扎染坊的老板娘建议排水孔要好看,就连隔壁县来的马帮头领都插嘴,说转角处要多留三尺宽,好让骡马掉头。

云枫弯腰拾起片刚削下的木花,松木香气混着泥土的湿润扑面而来。他想起上月在文昌宫召集的议事会,铁匠铺的火星子映着账房先生的算盘,货郎的拨浪鼓和教书先生的折扇碰在一起,竟碰撞出这么多金点子。如今这些点子正像古城地下的暗河,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处新修的角落。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块雕花窗棂被安上文昌宫的侧殿。檐下风铃叮咚,惊起檐角一窝燕子。云枫望着暮色中渐次亮起的纳西族民居,那些保留着传统飞檐的屋顶下,已亮起新式的磨砂灯笼——这是灯笼铺小张的创意,既防风雨,又让灯光柔和得像月光。

由于石灰窑窟的建立,这座城市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源源不断的石灰被生产出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街道变得更加笔直宽阔,房屋建筑也显得更加高大壮观。

在这个过程中,阮小余、苗老六等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保留原来的百年老店旧址,并将其打造成一个新的观光景点。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原本破旧的老店经过一番精心改造,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个全新的符篆店铺也应运而生。这个店铺的设计风格完全参照了火鼠一族建立符篆店的传统,不仅规模比以前扩大了数倍,还建造了一座高达十二层的高楼。石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观。

这座十二层楼高的建筑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巨大的百年老店牌匾高高悬挂在楼顶,远远望去,它已经超越了京都城那个着名的符师公会建筑。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发现这座恢宏的建筑,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苗龙一家和牛斧头一家也正式搬进了这个新的店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个新的店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经营环境,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们以前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符篆店竟然是会成为大陈帝国顶尖的旗舰店,店铺名声不仅仅是在大陈帝国闻名遐迩,在妖域也是威名远扬。符师公会的会长卫东亲自来到了这里,为这家店铺挂脾剪彩,引起了大陈帝国符师纷纷意动,想要来丽江百年老店交流符篆技艺。由于是云枫达到了化神境,掌握了一定的法规之力,传送符在运用了法则之力的加持下,这样的符文已经是有了改变法则之力,偶尔有了千里传送符的出现,云枫把这样的符文传授给了姚银花,刘灵灵,她们的境界也是越来越高,妖神诀的修炼,两人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